朗读有法,构建灵动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高应丹
[导读] 从古至今,书籍阅读便一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应丹
        重庆市丰都县许明寺镇初级中学校  408211
        
        摘要:从古至今,书籍阅读便一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阅读的重要性更加显著。伴随着素质教育逐渐被社会各个阶层重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单纯的语文阅读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应当紧紧跟随当前的教育热潮,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基础,为学生选择一些内容优质的语文读物,通过拓宽学生语文阅读量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下文以语文课堂为例,简要概述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学习的侧重点放在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之上,往往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启迪与开发。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初中语文教师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的重点放在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知识储蓄量方面。基于以上原因,语文教师在开展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时,应当根据文章侧重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准备一些书籍,从而增强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本文将从师生互动、教具辅助以及拓展阅读资源等方面简要概述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的重要性。
        一、师生联动,增强阅读互动
        基于当前的教学环境,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时,应当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于教师来说,这一过程可以有效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对于学生来说,师生互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来说,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当中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从而高效率地达成教学目标。但是,教师想要通过阅读互动的方式,增强与学生交流的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教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合适的环境之下进行师生互动,阅读交流。
在创设合适的阅读环境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教师已经深入了解教材的内涵,明确本堂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第二,教师在互动交流开始之前,预先模拟交流过程,对互动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全方位的思考,避免出现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难以解答的情况。教师依据以上两点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便能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游刃有余地发展。
        例如,以《孔乙己》一课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互动沟通的方法与学生进行系列探讨,在探讨过程当中,适当向学生进行提出问题,问题一:“课文当中说到孔乙己一踏入店,店里的气氛就活跃起来,店里气氛活跃与孔乙己有什么联系呢?”问题二:“孔乙己进店之后,把九文钱摆了出来,为什么孔乙己要摆九文钱呢?”以上述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此推动阅读课堂的有效开展。
        二、借助多媒体教具,强化学生阅读融入感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之心。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设环境氛围良好的阅读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不断丰富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阅读环境当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也在逐步进入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课堂当中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具,利用多媒体教具来丰富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例如,教师在讲授《武松打虎》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为学生播放“武松打虎”的影视视频,让课本内容灵动起来,把抽象的课程内容具体化,用直观的画面来冲击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依据画面呈现,更好地融入课本。在观看视频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后续文章的阅读,经过直观画面的冲击,学生往往能够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三、丰富阅读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轻松的阅读环境之外,语文阅读资源的选择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这就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根据国家公布的中学生阅读书籍数量的数据报告来看,大多数的中学生更加喜欢阅读“故事型”书籍。教师可以据此得出,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点都是在描述性强,有画面感的书籍读物上。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课堂活动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故事趣味强的语文读物,以此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东郭先生与狼》一课的阅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同类别的故事型如《鹬蚌相争》《吹牛无边》《五十步笑百步》等,通过一系列同题材文章的朗诵,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同题材文章的基础之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使他们明白这类文章都是为了传递给世人处世道理的结论。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展开课程的深度教学,让学生带着探究兴趣更好地走进这篇文章。
        四、学生带问阅读,构建灵动课堂
        带问阅读即带着问题阅读,阅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方向为引导,学生的阅读就会变得空洞,不知道读后要做什么,该从哪些地方去读。基于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精心为学生设计一些能激发他们阅读的问题。因为,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升入初中不久,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理解有限,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以基础性问题为主。
        例如我在教学《第一重要的是做人》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可以掌握文中以事例论证为主,理解文章内涵,知道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提高自身修养,并营造轻松和谐教学氛围。上课之初,我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文章作者认为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写这些有何目的?”问题二:“作者认为人生第一重要的是什么?”问题三:“作者认为做事、交人的标准是什么?”问题四:“作者最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有什么作用?”并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出更难的问题,如“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也可以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新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与此同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是要站在学生的位置换位思考,引导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体验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还拓展了学生视野。
        五、基于多媒体技术,开展阅读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生只有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情境的创设,以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初中语文阅读学习中,并主动探索新知识。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特点,借鉴了电影中的大量元素,从而可以让语文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如教学《北京四合院》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增加民俗知识和建筑知识的普及,理解四合院所形成网络系统的优越性。上课之初,我借助PPT软件为学生们播放了一些四合院的电视剧插图,如《情满四合院》、《四合院的情仇》、《老北京四合院》等,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播放《北京四合院》歌曲,激发他们语文阅读兴趣。随着课件的播放,学生们纷纷被眼前的画面所吸引,很快视频就播放完毕了。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北京四合院又称四合房。”还有的学生说:“四合院在古代就出现了。”听到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我及时将课堂氛围进行了调整,并带领学生愉快的进入到了后续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总体来说,灵动阅读课堂的建设离不开教师多元化的教学,在氛围良好的阅读环境之下开展语文阅读课堂,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让朗读之声溢满课堂,让语文教学灵动非凡。
        参考文献:
        [1]乐梅玉.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6:91.
        [2]王周成.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