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月丽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第二小学 5717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向学生传播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其次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
关键字: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策略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总之,他必须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未来成长至关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每一位小学教育者都有责任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教育。
1.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1.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满足学生进行优质教育的需要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的重点已从最初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转变为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健康、艺术成就以及美学和实践能力。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小学生的素养和素质在明天逐渐得到发展,而教师的引导则是为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起到促进作用,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其素养。
1.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帮助学生发展智力
学习习惯可以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稳定学生的学习状况。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体系,并建立适合他们的知识网络。当良好的学习习惯朝着稳定和定型的方向发展时,小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执行相关的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减轻数学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2.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
2.1使用数学教材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实际上,教授数学也需要阅读。在低年级教学时,教师应教会学生密切观察情况图,并能够找到数学信息和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需要对阅读有更高的要求,以便可以在阅读时思考。教学表明,某些孩子产生数学问题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理解当前的内容。在一个案例中,笔者读了这个问题,然后匆忙阅读,没有清楚地看到导致错误的问题的要求;而在另一个案例中,笔者读了这个问题,但多次阅读后却不理解该问题的含义。在第二种情况下,教师教学生复习问题时第一步往往是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问题并事先理解问题的含义,让学生知道问题中的哪个句子更难理解,主要句子中的哪个单词或符号非常重要,随后由某个学生进行说明,其他学生判断正确与否。一旦学生理解了关键的句子和关键词,他们就可以列出计算公式以降低错误率。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培训,将大大提高许多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能力。
2.2改善数学教学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通常,小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经常可以反思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观察数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正确地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注意书写数学作业,并按正确的书写标准诚实地进行数学作业。俗话说,好的记忆不如不好的写作。由于数学知识问题存在较大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在讲解时在黑板上板书,同时要求学生根据笔记本的规格记录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步骤。一方面,它可以加深学生对网站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评论中记住解决问题的过程。此外,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时,教师不仅应注意指导学生做笔记,还应在听教师讲课时能做笔记,而且不要拖延课堂听笔记的时间。对于一些具有良好写作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称赞他们,并为学生树立榜样,鼓励所有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2.3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养成认真听的习惯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否听课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为学生听教师讲课,其二为学生听其他学生的讲述。如果学生非常有规律,则意味着已经认真,教师应及时地鼓励和赞美了该课,使学生可以体会到聆听的乐趣;如果错误率很高,即使学生似乎在教室表面听课,那实际上是错误的。听是一种错觉,因此需要及时给出纠正指示。教师在授课时同样需要倾听学生的讲话,并要求别人说话时不要被打扰。当其他学生说完话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无论学生是否可以认真听讲,组织课堂纪律都非常重要。纪律是确保学习的前提。当教师发现教室里有更多的学生出现小动作时,教师首先需要先保持纪律,随后进行纠正,并在必要时施加适当的轻微处罚。
2.4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习惯
协作小组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集体协作学习是素质教育和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造了一个表达自己的平静氛围,因此学生的思维可以变得更为活跃,可以在集体互助中发挥充分的作用。因此,合作学习的研究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协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习更多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合理划分研究小组。每个研究小组都任命一名优秀的学生作为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且小组调查应在小组负责人的共同医院下进行。在小组学习中,教师需要将班级交还给学生,以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分组学习时,教师应集中精力调整团队成员,实现合理的分工,使相互交流和启发更加有效,以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参与会逐渐发展学生的协作意识。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之前,让学生独立思考,表达意见并进行充分交流,然后在小组中进行透彻的分析和决定,以确定最佳的小组计划,最后与全班级进行交流。
2.5在实践指导下养成参加数学实践的习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广泛进行数学实践不仅能够更加夯实的掌握当前的数学知识,还能够有效丰富自身的社会经验,进一步强化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运动能力。
例如,如果有人看到一匹马,这个人会猜测马口中有多少颗牙齿,假定找不到正确答案,那么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仔细数一数马匹口中的牙齿数目。这个故事告诉小学生,在解答生活数学问题时,单纯的大脑思考难以得出正确答案,此时就需要进行实践认证。在例题“评估门的宽度是大于还是小于1米”解析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拿着尺子直尺走到教室的门口亲自测量教室门的宽度,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测量。随后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知道原来的门宽度小于1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鞋子的长度是长还是短于10厘米进行实践讲解。首先,让学生亲自用尺子测量鞋子,这一举动能够有效生动教学氛围,并在测量过程中使学生得出答案,使学生知晓“长于10厘米或短于10厘米!”。通过数学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更清楚地记住数据,并对其进行更正确的评分,提高了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同时,学生们个人也了解到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这增加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结论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overnight而就,这需要长期不断的学习。每位教师都应在保持与学生父母的持续联系,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的情况,与父母进行研究、讨论和合作的同时,负有责任心、主动性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寻找最好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曹玉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新通信,2018,22(01):192.
[2]李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63.
[3]顾旭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