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勇
重庆市綦江区第一实验小学 401420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全民健身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喜欢上了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较成人而言,小学三至四年级的学生在踢球的过程中很难控制球的走向,也没有高超的踢球技艺,因此,教师要抓住契机,教其脚背内侧踢球的方法,本文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分析小学生足球脚背内侧踢球的教学策略,并分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小学生;足球;踢球;小学体育
引言:三至四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有能力来了解足球,并可以体验足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该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脚背内侧踢球等技巧,学会准确发力和规范运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能力与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策略,为其树立战术、夯实基础训练等意识,从理论、技法、对抗、评价四方面进行研究,切实培养小学生优秀的足球运动能力。
一、精讲足球理论知识
为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方法,需要精讲理论,并为其普及相关的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选择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融入知识讲解中,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具介绍足球的起源、规则、机构等等知识,使之明白足球是由中国古代“蹴鞠”演变而成的,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演变成现代足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球星,并阐述喜欢的理由和球星擅长的踢法,再展示我国知名运动员郑智、郜林、武磊、于大宝、曾诚、冯潇霆等图片,激发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并引导其树立优秀运动员为自己的榜样,在榜样的激励下,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简单理解控球、传球、射门等专业名词,熟悉球性,明白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个人英雄主义很难帮助团队取胜,了解踢球前的热身准备活动,知道热身活动能够有效避免受伤,并减轻第二天带来的酸痛感,为后续的足球技法学习奠定基础[1]。
二、传授足球踢法技巧
传授踢球技巧的过程中,可以在基础训练的同时,开展趣味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运动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与体育课代表共同演示脚背颠球、传球,使学生明白脚背接触球时,控制力道将球颠起,身体要足够协调才能完成颠球、传球。引导学生组成两人一组小队,练习无球脚背颠球,锻炼身体躯干的协调性,再用脚背内侧踢球,在传递过程中,互相观察、指正,体会控球的力道,并掌握传球的技巧。
开展“圆形抢截球游戏”规则如下:全体学生围成圆圈队伍,课代表在圆圈队伍区域中心发球,要求接到球的学生在两秒之内用脚背内侧传出,也要确保不被圆圈队伍区域中心的课代表截到,一分钟更换一次圆圈队伍区域中心学生,确保每人都能在趣味游戏中得到锻炼,掌握脚背内侧踢球的技巧,同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
三、开展实战对抗训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深化学生的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技巧理解,开展实战对抗训练是最为有效、科学的办法。引导学生自行组队,并在教师的调整下确定队名、口号,由体育课代表组织各个球队进行热身活动,可以适当进行冲刺跑、射门等活动,为实战对抗做好准备。教师组织两支球队上场互致敬意并握手,利用小学三至四年级学生的好胜心理,让两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抗训练,在实战中练习脚背内侧踢球技巧。并基于此来培养创新思维,让其在保证自身安全和不影响他人安全的前提下,创新踢球脚法,帮助队伍获得胜利。对抗中,教师要留心每一位学生的人身安全,并鼓励场边等待上场的队伍和替补队员为场上的两支球队加油助威。引导两队运用学习过的战术进行传球、过人、射门,充分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踢球技巧[3]。
四、细化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是指对人或者事进行判断、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细化教学评价标准,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能加深学生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方法的理解。在理论讲解过程中,遵循“教育为主,点评为辅”的原则,可以运用不同的评价语来点评学生的学习态度、回答情况,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其主体学习地位,让其在教师的评价中获得有用信息,以调整自己的状态,更好的消化知识。在基础训练中,教师可以用分数来点评学生的训练,对接球、脚背内侧传球精准度、射门命中等进行点评,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训练体验,掌握踢球技巧的同时,知道自身动作、技巧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改正。在实战对抗训练中,可以鼓励学生向获胜方学习,称赞并点评获胜队伍存在的战术等问题,鼓励失败队伍继续努力,在日常运动中加强基本训练,深刻掌握脚背内侧踢球方法,争取在日后的对抗赛中取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把握小学三至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基础上,遵循“身体素质提高为主,技巧练习为辅”的原则,开展足球教学,为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让其获得愉快的运动体验。结合精讲足球理论知识、传授足球踢法技巧、开展实战对抗训练、细化教学评价标准等策略,促进其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同时也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平静面对成败,培养优秀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范保柱.情景教学法对8-10岁小学生足球运球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3:44-46.
[2]陈淑芹.校园足球背景下小学足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2020,903:141-142.
[3]郑美琼.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足球课堂趣味性研究[J].运动精品,2020,39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