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
柳州市技工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5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做好中职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分析与定位,运用科学的严谨的方法对企业、行业和兄弟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与定位,是一体化课程改革课改实施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才能进一步分析出本地区的人才需求方向、通用职业能力需求及人才培养方向和层次,总结出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改革;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探索中,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与定位,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课改能否科学、顺利、有效地进行,它是课程改革实施环节的基石,其重要程度当数首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定位好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
1.1定位好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意义
人才培养目标是中职技工学校构建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首要作用。人才培养目标是办学理念的直接体现,是指导所有的中职技工院校办学的基本思路。还可以把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去检验一切教育实施的成果,评估人才培养的质量。
1.2定位好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意义
定位好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我校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推进本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工作,构建“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本专业培养的技能人才符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用人需求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用科学的严谨的企业与行业调研法分析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体化课程改革中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源来自于用工企业与行业的实际需求。只有对本地区新能源汽车行业与企业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精准地分析,才能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情况,主要采取了访谈咨询法,2017年,柳州市技工学校项目办小组走访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完成了访谈提纲,基本了解了柳州乃至广西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和装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对各层企业用人层次及数量有了初步掌握。
由于此次企业调研涉及目标众多,主要采用现场考察法、定性访谈法和定量问卷调查法。
定性访谈法:调研对象为企业HR、车间工段长,调研提纲不预设问题答案,访谈过程进行文字记录,后期进行文字整理最终形成访谈记录。
定量问卷调查法:调研对象为企业一线操作工,调研问卷预设问题答案,以便快速完成,有利于后期的数据汇总整理和比较分析。
现场考察法:通过深入调研,对于有意向与本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会采取现场考察法,在企业人员陪同下参观车间生产情况。
针对各个兄弟院校办学情况情况,主要采取了资料查询法:通过互联网查询各院校的官方网站,获取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开设课程等信息,为我校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3.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3.1行业发展现状的基本信息
通过查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网,与走访了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获取了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基本情况:2019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3万辆和94.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7%和10.1%。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5万辆和75.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4%和15.0%。
3.2企业发展现状的基本信息
通过对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调研,柳州市拥有整车企业3家,专用车企业4家,规模以上零部件生产企业229家,资产总额1300多亿元,从业人员10.3万人,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柳州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广西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行业已初步形成为柳州为中心,辐射全区一起发展的格局。
3.3同类职业院校发展现状的基本信息
调研对象包括柳州市交通学校、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柳州市第二职业学校、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调研内容为了解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办学的基本情况、招生规模、开设课程、人才培养层次和人才培养方向等。
4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企业发展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根据调研数据可以得:目前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的从业人员中,中技或中专毕业生人数最多,突显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以技能型人才为主的特点。
首先新能源汽车装配工的缺口是最大的,其次是焊工和设备维护工程师;其职业的内涵为团队合作能力,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上、发挥团队精神已达到团队最大的工作效率。其职业岗位群的员工大部分持有汽车维修工和汽车装调工职业资格等级证。
根据对柳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HR经理的定性访谈中可知:五菱每年招收2000~3000名技工院校汽车专业毕业生。所调研的同类院校汽车专业每年毕业生合计约为786名,如果全部的毕业生都顺利进入汽车相关企业就职都无法满足一家企业的用工需求量。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装配工、焊工是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最大的两个岗位,他们中大多数是中职技校毕业,这些一线岗位员工大多持有汽车维修工和汽车装调工职业资格等级证,他们的职责可以理解为按照企业、国家标准,在车间工段长、班长等管理人员的安排下,和设备维护工程师、安全员、质检员、物流工等人员配合下,完成本职的装配任务,从而实现企业的生产任务。
5.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总结
5.1柳州地区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人才需求方向
调研发现,不同企业对于汽车技术人才层次需求不一,技工院校毕业生如取得大专学历和国家认可的技能等级证书,完成中级人才培养目标,更能适应汽车企业的用工需求,对于个人的职位晋升也有一定帮助。
5.2通用职业能力需求
新能源汽车制造和装配专业技术从业人员的主要方向是新能源汽车装配操作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能够独立进行以上工作的能力,并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职业素养。
5.3人才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发展现状,把握行业企业各层级用人情况及数量需求,理清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匹配的职业内涵与工作职责,并结合本校近几年的办学经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可定位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职业岗位群。
2、通过理清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匹配职业的技能人才层次分类及数量需求,分析各层级技能人才主要工作任务、对应的能力特征以及与国家职业标准等级要求的对应情况,以及借鉴本校历届毕业生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情况,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可定位为:中级层次。
最后总结出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培养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就业,适应新能源汽车或汽车零部件制造与装配职业岗位群工作,胜任新能源汽车装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装配、新能源汽车制造等工作任务,具备熟练运用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和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以及自我学习、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组织管理、持续改进等职业素养,达到新能源汽车装调工、维修工和焊工等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要求的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