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张晓伟
[导读]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
        张晓伟
        中益巨合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信息技术在近些年得到极大的进步,逐步地得到了各行各业的认可,被广泛应用。其中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智能变电站更是有效地打破了瓶颈期,获得了更大的拓展空间,对我国当下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言具有突出的缓解作用。在带来良性的影响力的同时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趋势也让变电站中的诸多问题暴露出来,如何有效地进行电气二次设计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要点展开研究。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设计要点;信息技术;数字化设计
        前言:
        电气二次设计对智能化变电站的构建与发展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当今时代变电站的崭新发展路径。但想要让智能化变电站在现实中发挥切实的作用,相关的部门与单位就必须明确的认识到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的要点,以此为原点对智能化变电站设备的选择、通信规约的选择、以及网络结构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达到设计上突破,为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力量。由此可见,对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要点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1智能变电站的优势分析
        通信规约是我国智能变电站构建的前提条件,是一种通过电子互感器等电气二次设备构建而成,能够实现让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进行信息共享的作用,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经过分析与整合,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智能化变电站的构建优势特点展开几点分析:
1.1功能性增加
        以往我国的技术相对较为落后,传统的变电站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诸多的缺陷,且变电站的功能性较为单一,不仅存在硬件上的配置问题,无法实现变电设备信息上的共享,还极容易出现系统超负荷、崩溃等问题,为变电站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埋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而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信息化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变电站系统的升级带来了巨大的优势,能够帮助变电站实现电气数据采集的智能化,完善变电站系统中的各个设备之间的联系网,让电气设备之间实现实时的信息流通与共享,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变电站在硬件、信息交流、成本造价等方面的缺陷问题。并且随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提升,对变电站的功能性也愈发看重,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础陆续地推出了智能监控功能、安全系统功能等,推动了通过机械力量替换人力的步伐,为我国的电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曙光。
1.2三层两网
        “三层两网”是对智能化变电站的结构的简约化称呼,三层具体是指智能化变电站的控制层、加过程层,两网则是指智能化变电站的控层网络与过程层网络。“三层两网”的结构为智能化变电站提供了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以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让数字化具有了可实施性,为智能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较于以往的变电站系统,智能化的变电站系统的应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智能化变电站比传统的变电站自多出了一个过程层,这一层的设置能够帮助智能化的变电站系统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构建,为变电站系统的长久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次,间隔层在智能化的变电站系统中发挥了网络化构建的作用,能够为数字化信息的共享提供可靠的载体,让以往的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的转换型接口逐渐被摒弃,相较于传统的变电站系统,智能化变电站系统更具效率性与工作质量性。最后,电子设备、传感器等是智能化的变电系统构建的硬件支持力量,使得变电站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对开关设备的控制就可以实现对整体的变电站系统的调控,让检测工作与故障处理工作的安全性以及效率性得到了保障。


2 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要点
2. 1 智能化变电站设备选择要点
        电气设别的选择是智能化的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想要让智能化变电站设备在变电站系统的运行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就必须明确智能化变电站设备选择要点,以下将从智能化变电站设备设计选择时存在的问题和智能化变电站设备选择的要求的角度对这一要点展开综合性的分析:其一,智能开关设备。变电站的智能开关设备选择主要有两个方向,分别是理想的开关设备与在传统基础上优化的开关设备。在从第一种方向进行选择时,电气二次设计工作人员应做到脚踏实地的考虑开关设备的实际使用位置,对理想的开关设备的设计成本进行衡量,进而避免在理想化开关的设计上造成较大的成本投入,为后期的电气系统运行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在对第二种方向进行选择时,工作人员应先对传统的智能开关设备进行研究分析,从中揣摩智能化电气系统在智能开关设备上的真正需求,进而在二次电气设计上将其放置在对监测功能的要求相对较弱的位置,满足基本要求,降低设计成本。其二,电子互感器。在电气系统中电子互感器的选择有两种,分别是有源电子与无源性电子。这两种电子互感器都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无源性电子互感器是一种以传统的光学传感器为载体的传感器设备,与我国当下的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理念不相符,无法满足设计的成本要求以及稳定性要求,因此在电气二次设计工作中应尽量避免对该类传感设备的应用。其次,有源电子互感器在在智能化变电站中能够将电源与电子电路相互匹配,并利用激光技术对电源的不稳定进行优化,具有方便快捷且成本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电气行业应提高对有源电子互感器的应用,不断地推动电气事业的发展。
2. 2通信规约选择要点
        控层网络与过程层网络是智能化变电站三层两网中的两网结构,其在智能化变电站的通信规约选择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这两个网络结构的角度对电气设计中的通信规约选择要点进行几点分析:其一,控层网络。每一种网络都具有自己的应用方向,所以在通信规约的选择上也各有不同。在以往我国使用的大多是103通信规约,能够满足变电站运行的基础性要求,但在操作的灵活性、针对性以及使用成本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陷,不仅需要电气部门投入较多的资金,还无法达到较为良好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缺陷逐渐被凸显出来。依据当下人们的需求的变化以及未来我国变电站的发展趋势来看,变电站可以在传统的设计的基础上,依据实际需要,在过程层网络规约设计上选择IEC61850网络的通信规约,以数字化为载体构建变电站平台,满足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需求,同时让变电站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保障其良好的安全性以及传输的稳定性特点,高效地完成变电站运行中的各种指令与需求。
2. 3网络结构设计要点
        智能化变电站来的实际应用与功能性决定了其在网络结构上的设计需要遵循三个层析的原则,即将智能化变电站的网络系统结构分成三份,分别是过程层、架空层、以及网络层。这一设计也是智能化的变电站与以往的变电站设计的主要差异,极大地凸显出了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趋势。在智能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为过程层、架空层、以及网络层设计独立的网络规划方案,并全面的衡量设计的经济因素、合理性因素、以及可靠性问题等几个方面,明确这三个层次在整合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利用星形态网络为这三个层次提供依托力量,让设计方面具备可行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化系统构建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智能化变电站的已经 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唯一途径,因此,相关部门与单位应对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重视起来,针对当下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展开研究工作,明确电气二次设计的要点,不断的实施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钟澎.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要点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2).31-32.
[2]李建武.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285-285,286.
[3]崔海鹏,韩本帅,张涛.风力发电系统中SVG的电气二次设计应用实例[J].科技信息,2011,(25).733-7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