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技术措施浅析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 孙思思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人越来越感觉到生态环境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
        孙思思
        身份证:4201031995021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人越来越感觉到生态环境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如果我们不及时制定保护自然环境的计划和计划,很可能大自然会惩罚我们。众所周知,在当前的建筑领域,绿色环保的理念已逐渐被广泛渗透和应用,绿色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将对绿色建筑给水排水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新技术——节水节能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技术措施
        1绿色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发展现状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高能耗、高损耗的行业。在我国,建筑能耗年损失占社会总损失的3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约为1%。在此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进建筑业改革升级,倡导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设计方面,国内学者也给出了相应的定义,即在满足建筑工程建设、规划、功能和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损失,从而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均衡供给。这一理念可以分为技术、工艺、设备、产品、材料等多个方面,其目的是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从目前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发展现状来看,主流技术是采用新型管道、压力控制、热控,并逐步走向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节能减排发展空间很大。总体来看,建筑给排水能耗在建筑中所占比例不高,但节能不仅是为了降低电耗,还与节水有很大关系,如通过节能系统提高对过量出水的控制。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性能,保护自然环境。总之,加强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研究,对于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节能节水技术应用过程
        2.1明确设计内容
        给排水系统中有许多功能模块。不同的功能模块有不同的节水节能设计标准和要求。因此,有必要考虑各设计环节的权重和主次关系,从而形成给排水设计目标,并考虑如何在现有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证供水质量和足够的水压;供水合格;供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另外,建筑本身也会给给给排水系统带来制约,如建筑高度、内部结构、建筑功能水平等,给排水方案应按宏观约束进行设计,确保给排水设计能同时满足建筑施工和节水节能的要求。
        2.2整合节能环保理念
        2.2.1给排水设计框架完成后,要整合节能环保理念,完善工艺设计,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创新传统供水形式,优化现有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率和浪费率,突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2.2.2水污染不仅会影响周围环境,还会影响人体健康,污染物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因素,如何减少废水排放是给排水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2.2.3以人为本,要求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创造更加舒适、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在不牺牲建筑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减少污染和浪费,优化配置,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平。
        2.2.4采用环保、优质、高效、性能“四位一体”的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方案,满足各种需求。
        3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
        3.1合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分区供水
        超压流量是指供水装置前的静水压力大于出水水头,其流量大于额定流量的现象。两种水流的区别是超压水流,属于“看不见的”废水。
        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布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出于安全考虑,对给水管件和支管的压力进行了限制,却忽视了因压力过大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如果工程师只遵循上述规范而忽略了超压流的情况,势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压力限值。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节能节水。为了达到节水标准,必须控制超压流量。工程施工设计人员可以对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选择减压装置,合理选择供水附件。主要有效措施包括: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需合理限制配水点的水压;为减少超压流量,设置泄压装置,降低异常区域的水压;给排水系统优先采用节水水龙头。


        3.2给排水按质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均生活生产用水量也逐年增加。随着水资源的短缺,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集中式给排水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而基于质量的给排水系统是满足绿色建筑节水要求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用途,供水一般按水质分为三类:优质饮用水、市政供水和再生水(再生水和雨水)。因此,建立相应的给排水系统对优质排水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优质杂排水、生活污水和杂排水,以达到收集、再生和排放的目的,节约水资源。在一些地区,充分考虑本地区实际情况,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还包括有效利用降水和海水。
        3.3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是指回收低污染生活污水或杂排水,经处理后用于冲厕、绿化灌溉、洗车、道路冲洗等非饮用水需求。低污染等级的生活污水是指洗浴排水、卫生间排水、洗衣排水、空调冷凝水、游泳池排水等;杂排水是指建筑物内除粪便污水外的各种排水。在住宅中,中水回用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污水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然后统一规划和回用;另一种是住户自己的中水回用。
        目前,中水回用系统技术完善,运行维护费用低,系统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好,不会影响工程建设投资。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中水回用必将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中水回用不仅可以解决城市缺水问题,而且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3.4雨水利用
        雨水水质不仅优于施工污水,而且雨水是免费的。一般来说,现场收集的雨水井经处理后水质优于建筑用水,经济性优于建筑用水。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建筑雨水,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建筑雨水可以改善当地的城市生态环境。例如,建筑雨水可用于绿化灌溉、路面湿喷、卫生间蓄水等具体的城市公共供水工程;对于居民小区,合理收集利用雨水,可大大提高居民小区土壤含水量,节约水源,调节当地气候,进一步降低雨水管理系统的负荷,节约雨水排水系统的运行成本。
        建筑物雨水利用是指在自然水循环过程中收集的雨水,通过人工或自然地形收集,并进行收集、储存和利用。根据雨水利用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直接利用是指收集雨水,直接用于城市绿化、停车场洗车、道路清扫等工程。间接利用是对雨水进行简单的处理,通过人工干预使雨水渗入或回流到地面,起到补充地下水的作用。
        4浅析节水节能技术的合理选择
        4.1按需分配原则控制水流
        在绿色建筑中,给排水的用途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给排水用途,不仅用水量各不相同,而且对水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比如消防系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消防要求,所以对水压的要求会更高。我们需要选择水压较大的供水系统,但一般静水压力应控制在800kpa以内,而生活用水的水压左右只需400kPa。另外,在水质要求方面,如果是生活用水,应选择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资源,保证建筑供水时的水质。如果用于浇灌植被、清洁道路等公共设施,则只需选择满足水质的水资源。
        4.2减压节能技术
        在减压节能技术方面,是目前施工单位在节水节能中采用高频的节水技术。它主要是通过降低管道内的压力来实现管道内外的压差,并通过压差来有效地控制控制配水点的产水量和功率。施工单位一般在配水点安装具有节水功能的孔板,将供水点压力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保证用水的舒适性和方便性。
        结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技术代表。相信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我国将尽快实现节水节能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栋奎,雷晓玲,房敏.绿色建筑住宅小区节水与污水再生利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20,(24):13347-13349.
        [2]付婉霞,刘剑琼,王玉明,等.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现状及防治对策[J].给水排水,2019,28(10):48-51.
        [3]于凯斌.建筑节水器具与建筑给排水管道技术研究[J].科技论坛,2013,(5):55-56.
        [4]王若竹,莫畏,钱永梅.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措施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9,25(14):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