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
国网平顺县供电公司,山西长治047400
摘要: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网络构建的重要方向,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运行中需要切实把握好配电自动化,如此才能够促使智能电网的运行更为高效有序,同时保障电力网络具备更强的稳定运行效果,降低故障发生率,即使出现故障问题,也能够予以自动化处理。本文对智能电网新型配电自动化建设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关性浅见。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
1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
结合配电范围、容量划分,配电自动化系统可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配电自动化是指以配电网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技术,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和快速故障隔离。在建设研究中要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安全监督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特点
1)顺应了配电自动化建设需求。配电自动化建设首先需要提高系统设备属性。我国在配电自动化设备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一定成就,先进设备被广泛应用到企业中,如:开关装置。今后建设研究重点在于装置的优化与提升,为更好的适应架空配电线路、电缆配电线路、电力设备。
2)设备运行的可靠与安全。我国不同区域环境差异明显,在配电系统建设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现阶段,一些国产配电设备能够适应不同区域环境与温度条件,并且不少终端设备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保证了配电运行稳定,降低了故障率。即使在恶劣条件下也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
3)光纤通讯。光纤通讯应用在配电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系统自动恢复,该项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配电系统水平,提升了配电系统安全性,保证了供电稳定。此外,信息数据传输技术也在电力配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信息搜集、整理更加便利。
3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要求
3.1科学规范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需要首先考虑到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只有在这些限定性要求下进行构建,进而才能够确保其后续更为有序运行,避免因为违规内容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问题。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国家有关于智能电网的相关规范,还需要重点考虑到具体城市以及相关地区的个性化要求,进而才能够较好提升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对于一些传统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处理,更是需要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严谨任何违规内容,最大程度上提升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效果。
3.2安全可靠
在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关注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样也是基本条件,这也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重点围绕着智能电网后续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各个不良干扰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在明确常见故障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才能够在前期配电自动化建设中予以有效应对,提升故障问题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比如针对智能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各类故障,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就需要充分依托智能化手段进行有效分析,及时明确故障点,最短时间内采取恰当策略进行防控,并且能够及时采取合理手段进行修复处理,确保智能电网能够维持最为稳定的运行状态,避免影响到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应用效果。
3.3高效节能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在当前还需要考虑到节能方面的新要求,能够实现传统能耗损失问题的有效控制,体现更强的电能节约效果。结合这种高效节能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析,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同样也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优化,促使整个智能电网的运行更为高效。
比如在以往电力网络运行中存在的明显线损问题,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为合理的配电方式,在配电线路中合理设置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尽量降低线路方面的能耗损失。
4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体系构建策略分析
4.1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全性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不仅关系着供配电的质量,同时对提高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有重要意义。智能配电系统操作过程中需要安装以下几个系统:
1)电网结构建设中一般采用环网结构,其优势在于能够将距离相对较近的电源安装在一起,从而有效实现双电源环网模式,对保证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操作时需要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的两条线连接在一起,同时找出其中的线路电源,然后将电源进行连接,以此确保线路的同时供电,此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供电质量,同时对优化配电结构有重要帮助。2)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安全性,运维人员还需要在系统中安装智能化的数据采集系统,便于运维人员能够远程监控配电自动化系统,同时还能够提高供电数据的准确性。数据采集系统的科学应用,在配电系统出现超载荷供电时,系统能够自动进行判断和控制,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时,数据采集系统就会将故障信息发送到远程设备(RTU)中,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分析,准确找出其中的故障部位,急时对系统进行优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3)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相对较高的配电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此装置的应用能够保证系统开关能够及时闭合,在实际工作中若线路出现故障,其中的自动分离器就会主动断开,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根据故障维修时间,对系统开关的闭合时间进行设置。此技术的应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对降低运维人员工作压力和减少成本投入有重要帮助,还可延长智能电网的使用时间。
4.2优化配电自动化内部结构
为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运维人员需要不断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将优化期间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移动端进行分析,以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在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时需要安装以下两种设备:1)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装电压监测器,当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出现电压过大时,电压监测器就会发出警报提醒运维人员,便于运维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排除其中存在的危险。同时电压监测器的应用还能在高、低压以及无功自动补偿设备运行中起到改造作用,将线路中的电能消耗降到最小,确保供电质量的稳定。2)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还需要科学的使用负荷控制设备,可以在该设备中安装移动网络,从而将用户端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有效的满足用户供电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
4.3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对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以及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操作内容:1)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装计算机监测系统,同时把计算机监测系统与配电系统中的变电系统、负荷电压系统等进行结合,并对系统进行不断整合和完善,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故障发生,同时还能起到降低设备成本浪费的作用;2)在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时,运维人员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降低设备在长期运行的情况下故障的发生率;3)相关运维人员需要按照《配电自动化技术指导》相关内容,对智能电网建设各阶段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详细检查,从而做到自动化管理的提前化,有效提高供电质量。
5结束语
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智能电网在配电网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智能电网背景下,自动化控制技术,促使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有效提升。电力研究人员需要对智能电网进行进一步分析,然后考虑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对计算机作为电网发展的基础性内容,从而对电网系统做出进一步优化,最终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同时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陶苏源,蒋玉琪.探究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居舍,2019(04):195.
[2]王浩然.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0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