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东
泗阳县民康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223700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亦实现了飞速发展,在迎来一系列全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相较于以往而言更高的实践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直接关系着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应用这一技术的具体实践要点,旨在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普遍规模较大、工期较长且技术要求较高,在此背景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日益提高,施工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实践之中,受制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诸多易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为此,必须提高重视力度,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落实好各项技术要点,从而促进房屋建设工程的整体水平实现提高。
1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材料问题
施工材料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唯有确保其质量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才能切实提升施工水平[1]。然而,目前许多施工企业由于未能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因而未能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掌控,导致整体施工受到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1.2 漏筋问题
钢筋结构施工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在浇筑混凝土时,唯有充分保证钢筋结构施工质量达标,才能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达标[2]。然而,现阶段在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出于控制成本的目标,许多企业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导致钢筋结构的质量不达标,经常出现漏筋问题,造成后续的振捣施工无法顺利开展,与此同时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也无法达到标准要求。
1.3 连接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重点部位是建筑纵横建构的连接部位,此部位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然而,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中连接部位的施工质量往往未能达到标准要求,存在着诸如烂根、裂缝、缩颈等一系列问题[3]。其中,裂缝问题属于一类最为严重的问题,这一问题会导致房屋建筑结构稳定程度和保温性能下降,造成工程使用寿命缩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2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具体实践要点
2.1 加强整体监督管理
对材料问题、漏筋问题及连接施工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因素所致。为此,实践之中,必须重视加强对于施工过程的整体监督管理。
首先,必须完善施工监督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保障监督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明确监督管理的具体范围和实践要求,增强监管实效性;其次,应重视建立多层次的完善监督管理体系,调动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实践参与至管理工作之中,避免监管结果因监管人员主观因素而出现偏差和失实的情况,通过严格落实各项监管要求确保混凝土施工达到技术标准要求;最后,对于在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及时分析问题成因并做好相应的总结归纳,同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之后,总结经验并汲取教训,建立相应的档案,为后续的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2.2 做好漏筋防治工作
针对漏筋问题这一可能对混凝土结构稳定性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技术问题,实践之中,必须重视做好漏筋防治工作,最大化降低房屋建筑工程受到的负面影响。首先,正视展开钢筋结构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必须仔细确认工程中钢筋及钢筋保护层的具体位置,注意合理控制钢筋密度,避免钢筋密度过大。如果在确认过程中发现钢筋密度过大,则需要将混凝土与大小适中的石子进行混合配比进行施工,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程度,增强其安全性,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其次,开展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当浇筑高度超过2m之后,需要使用溜槽以及串筒等设备,进行下料施工处理,以此有效防治出现解构离析的情况,有效提高解构的整体稳定程度;最后,必须严格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一旦发现存在此类情况,立即根据相关制度要求进行责任追究,并惩处相关责任人,做到“防微杜渐”,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2.3 提高连接施工质量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中纵横连接部位的混凝土施工问题,同样需要提高重视力度,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施工质量提高:首先,清理房屋建筑中根部与柱部的冗余结构,接着应用与连接部位混凝土浇筑施工所使用的混凝土相同配比的材料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连接部位进行浇筑,之后,再对工程整体进行浇筑施工。完成教主之后,需注意对这些重要的连接部位进行充分的振捣施工,以此有效增强其坚固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避免出现烂根和裂缝问题,有效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并为居住者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
2.4 着力加强施工养护
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水平,不仅需要关注施工过程本身,而且必须提高对于后续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着力做好养护工作。为此,应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施工养护标准和机制,以此使工作人员明确养护管理的重点和实践要求,为其提供科学的参照。一般情况下,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立即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开展养护工作,养护管理实践需要结合房屋建筑工程外部环境的设计情况,合理控制养护稳固,在高温季节,可以通过洒水来降低养护结构的温度,避免高温下结构出现裂缝;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则可以适当采取保温措施。对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养护管理要求,必须在制度中予以具体说明。其次,应重视增强工作人员的养护管理意识,推动其落实好日常养护要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做好相应记录,说明问题成因和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后续的竣工验收和质量控制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最后,应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其配合养护管理工作。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情况,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针对现阶段普遍存在于混凝土施工中的材料问题、漏筋问题和连接问题,必须提高重视力度,通过落实加强整体监督管理、做好漏筋防治工作、提高连接施工质量和加强施工养护四项实践措施,有效改善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促进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实现提升。
参考文献
[1]廖第峰,骆利斌.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203-204.
[2]俞中江.房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J].智能城市,2020,6(24):150-151.
[3]刘军.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20,6(2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