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付芳
菏泽市巨野县柳林镇人民政府 山东巨野 274900
【摘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必须重视肥料的选择与使用。本文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介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肥料的要求与具体施肥原则,并对施肥提出几点注意事项,要求严禁使用未经处理或有害物质超标的肥料,化肥必须与有机肥料配合使用,并严格执行氮肥使用安全间隔期,才能充分发挥化肥肥效,减少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施肥;技术
0前言
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亩产量的关键,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就要科学施肥增肥,在实际施肥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环境、土壤、空气等多种因素。当前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究其原因不只是化肥本身,施肥不合理、施肥量大、选择肥料种类不正确、肥料比例不协调都是重要的原因。当前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认知较为片面,很多农户认为无公害就是不施用化肥、不用农药,但是事实上为了农产品的高产需求,不得不施用化肥和农药。有专家认为,农产品的产量高,化肥的贡献占30%。化肥有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在绿色种植条件下合理施肥,能够实现高产、高质的农作物生产目的。因此,在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中,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征选择合适的肥料、肥量,进行科学配比,降低肥料危害的同时提高农作物品质。
1施肥原则
1.1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方式;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肥料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最大程度的降低化肥施用量,严格按照农作物绿色种植技术为标准,合理控制肥料的使用量,真正实现高质、高产、高效施肥,减少环境污染。
1.2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重视高质有机肥的施用,配比少量的化肥,根据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1:1的比例进行用地养地结合原则。尽量不单独施用化肥,虽然短时间提高土壤肥力,但是对土壤造成长久的伤害,合理配比有机肥和无机肥,从根本上改变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
1.3配方施肥原则,作为当前我国农村主推的施肥方法,通过土壤养分鉴定或田间试验的方式测定土壤肥力、农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发挥作用。在合理施肥的基础上,配比一定量的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有机肥等肥料,并采用相应的施肥方法。通常无机氮肥的施肥量是225kg/h㎡,无机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应该按照土壤肥力与农作物的生长特性而定,确保土壤养分均衡。忌氯农作物一定不能使用氯肥,叶类、根茎类农作物切忌施用硝态氮肥。
1.4营养诊断追肥的原则。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土壤、植株营养的诊断结果进行追肥,最大程度满足农作物的养分需求。一次性收获的农作物在收获前20天内不能使用氮肥,尤其是根茎、叶类蔬菜。如果是连续结果的农作物,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追肥次数不能超出5次。
2改进用肥技术,提升用肥效率
2.1增施有机肥,配用化学肥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中,要尽可能使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是关键。有机肥的施用主要是秸秆还田和沼肥利用,加大商品有机肥开发力度。但是有机肥的养分吸收慢、肥效效果低,所以在使用有机肥的时候要合理搭配化学肥料,充分发挥肥料的肥效。
2.2尽量使用专用配方肥,加大使用各种新型肥料
根据土壤、农作物的实际情况使用相应的专用配方肥,研制的配方配料有较强的针对性,养分利用率较高、流失率低,不但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能减轻环境污染,因此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时候要加强专用配方肥的使用。加大生物肥料、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包膜肥料和缓释肥等新型肥料的研发。专用配方肥能够火花土壤中的难溶性养分,还有促进植物生长的活性物质,减少水分流失,减轻环境污染,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加大配方肥的使用。
2.3补施钾肥,改善农产品品质
钾肥是农作物生长中非常重要的肥料,能够改善农产品质量,合理补充钾肥,能够增加农作物的粗蛋白,例如马铃薯中施用钾肥可以提高淀粉含量,在果蔬类中施用钾肥能够降低硝酸盐含量,使瓜果蔬菜的口感、品质更好。通常钾肥的施用方法有两种,一是秸秆还田,像堆沤还田、翻压还田;二是,科学合理施用钾肥,也是最有效的补充钾的方法。常用的化学钾肥包括氯化钾、硫酸钾,复合钾肥的施用量较小。硫酸钾的施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各种土壤和农作物,也可以作为基肥、种肥和追肥。氯化钾主要是在播放前施用,透水性不强的盐碱地不能使用,氯过敏的农作物也不能施用。
2.4辅施微肥
微量元素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元素,微量元素不足会减少农作物产量,影响弄作品品质,要严格控制微肥的施用。因为微量元素不能直接用在根部,所以利用率不高,施用不均匀,用量稍微较大就会造成农作物局部毒害,因此,微肥的使用方法主要叶面喷洒,根外追肥的速度快且高效。
3无公害农产品平衡施肥对策
3.1重视技术培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施肥技术的培训,让农作物种植户重视平衡施肥,真正提高农户的种植素养,保证种植户真正科学施肥。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测土配方肥的推广。
3.2实行肥料准入制度,加强肥料市场监督管理
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严格实行肥料准入制度,统一检测,发放使用许可证,统一供肥,从肥料施用源头严把质量关,确保施用安全、优质、高效的肥料品种,重点推广使用配方肥,加强肥料质量跟踪监督,加大肥料市场的监督抽查管理,积极开展肥料市场检查,打击伪劣产品,进一步净化、规范化肥市场,保护广大农民利益。
3.3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施肥新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基地
选择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建立研究、试验、示范区,强化土肥测试等手段,开展精准施肥、营养诊断施肥、灌溉施肥、缓释肥料技术等先进技术、新肥料品种的研究和利用,促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用看得见的样板带动群众,学得会的技术指导群众,算得出的效益吸引群众,充分调动农民科学施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4结语
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施肥问题要坚持长期使用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氮肥、磷肥、钾肥、专用肥或微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新型无害化化肥,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营养,使无公害农产品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俊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施肥技术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8):95.
[2]马俊超,高明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优化施肥技术(上)[J].种子科技,2011,29(8):40-42.
[3]马俊超,高明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优化施肥技术(下)[J].种子科技,2011,29(9):40-41.
[4]严华,何建国,成金华,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科学施肥技术[J].农技服务,2008,25(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