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赫
国家能源集团乐东发电有限公司 海南省乐东县 572539
摘要:煤炭属于中国长期基础能源,属于经济体系重要部分。煤炭行业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内目前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研判碳中和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发展与转型具有重大价值。
中国政府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大挑战,也是中国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绿色工业化的美好机会,如果中国想实现所提出的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必须建立适当的倒逼机制,逐渐推动绿色改革创新,在减排承诺的基础上,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大幅度削减煤炭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形成政策合力的协同效应,成为能源转型的重点。
关键词:碳中和;碳达峰;煤炭行业;转型路径;发展环境
引言:
中国属于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国家,煤炭是生产与消费规模最大的能源品种,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辨识煤炭未来发展环境与变化趋势,寻求煤炭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方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距离2030年不到10年,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将会深刻改变现有的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碳中和的概念,在学术界主要表现为“气候层面”与“碳排放”两种不同观点。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已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上,缺少对煤炭发展与转型的宏观研究。本文聚焦于碳中和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发展与转型,拟在系统分析煤炭行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的基础上,研判不同阶段的煤炭发展形势,提出对策与建议。
本文阐明在2021-2030年,2031-2050年和2051-2060年三个阶段中煤炭行业的大致发展方向和每阶段的自身定位,提出能源高效低碳利用目的,对碳减排技术的研究逐步加强,将煤炭的原材料属性和多元化发展战略明确凸出,提出减排路径等方向的建议。
一、碳中和政策的重要意义
“碳中和”属于新词,含义指:在规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和移除相抵消。政策的作用体现在政府、企业和个人,每个主体积极参与,政策目标主导实现co2‘0排放’,碳中和将会积极推动社会各阶层发展,是煤炭行业实现现代煤化工主要指标。
二、碳中和的政策对煤炭行业发展的研究判断与对策
1.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发展研究判断
煤炭行业在时间划分上分为准备时期和竞争合作时期和完成时期。在碳达峰的前准备期(2021-2030年),短期之内煤炭资源仍然属于基础能源范畴。碳中和前,尤其是2050年之前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关键期和行业阶段发展关键节点。在2031-2050年,煤炭与新能源进行竞争,关系合作体现该阶段的煤炭资源向重要能源位置转向,加速让路新能源配合新能源发展。未来30年中,煤炭领域可能会突破颠覆性技术,争取到和新能源进行PK的可持续发展位置,实现电化学反应将传统燃烧发电进行转换的情况,实现转型和成为新型产业。
2.煤炭行业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策略
煤炭消费在碳中和背景下一定会出现占比下降的情况,这是必然的趋势,为了避免该市场的在此前提下出现无序被动的情况,进而产生失业和就业难的社会性问题,煤炭行业发展仍然需要主动进行转型。考虑到资源开采规模和技术参数、资源结构等方向的需求和机会,主动迎接挑战进行资源整合,对人才和资金进行融合储备,进行有序竞争实现稳定发展。
2.1.(2021-2030)年的准备期策略
收益的回收必须要加强,协同布局转型和谋划此阶段发展计划,将煤炭的清洁和高效利用组织起来实现碳减排路径。对煤炭的生产和消费进行协调,把整体产销一体化计划做好,实现稳产和按需定产避免供大于求,出现产能过剩浪费资源。此准备期阶段的碳减排路径主要依靠节能实现减少消耗具体资源,对煤炭的清洁进行高效的开发利用可以把利用结构良好优化,把落后的技术进行更新改造,对提高利用率减少消耗总体量很有效果。
2.2.(2031-2050)年竞合期策略
对燃煤发电碳排放水平进行降低操作,推动低碳利用和碳汇的能力,在煤电让路的同时主动发展燃煤发电和洁净煤技术和碳汇工具进行整合,对煤炭的消费市场和空间巧妙获得,延伸产业链至下游进行综合转型。2051-2060年完成期的策略主要针对:把煤炭的资源属性和安全保障属性凸出,打造转型之后丰富的多元市场,明确经济特色。把煤炭资源的角色进行转型,和油气资源进行更迭替换,从基础能源转换为再生可持续发展备用资源,起到托底作用。未来的煤炭资源转型重点在打造资源清洁转化和新的消费市场,将资源从能源身份转为原料身份。
三、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和转型的建议
1.明确煤炭资源行业的未来减排发展目标计划,加强顶层设计,在目标与实施路径和碳中和方案的背景下进行科学规划,将可持续发展和转型的路径进行转化对接,杜绝硬着陆,促使产业出现断崖落地,伤害资源产业格局。因为中国的国情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稳定煤炭行业的地位,清晰行业发展方向和安全应急的保障性属性。
2.全句话节能减排,重视煤电资源之外的产业链延伸和行业节能减排降耗的碳中和倒逼方式,在重视煤电消费主体变化的情况之下,进行先进煤电高效开发技术的可持续应用,进行碳封存与碳转化利用技术的更新和创新,同时加强在煤炭行业进行绿色的开采施工,煤层气体利用(Ch4减排)、煤炭的深加工和储运等煤炭开发和煤炭消费的前段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煤炭资源减排。
3.引导煤炭行业进行多元发展计划,在新实施之下对煤炭企业的转型进行健全退出机制的操作,在新形势下促进煤炭企业探索多元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煤炭生产服务、煤炭绿色开发、智能化技术等行业领域内实现优势发展。
中国很多煤炭领域的企业现在面临在转型期间的巨大差异性,例如煤电和煤矿和煤化工企业,如何实现利用现有的优势进行转型,具体执行的科学路径比较缺乏,所以要对煤炭的应急储备和运输功能进行强化,对煤炭的资源属性参数和化工品的供求指数进行强化,把煤炭资源和煤电作为备用的电源进行转型,包含中国国境内煤矿产能指标提高、建设恶劣天气气候条件之下地区和城市的备用电供应系统。
4.把煤炭行业转型政策做好,对中长期的科技支持和人才梯队进行强化,在市场规律运行的前提之下,对煤炭企业的碳排放成本进行补偿,把新能源的补偿保障机制和优惠的财税制度建立起来,将煤炭排放的责任分摊起来。对煤炭行业的领域科技开创与技术人才投入保障做强化,加强人才投入储备和校企合作建设,为煤炭领域的转型提供人才投入保障。对2060年煤炭行业的行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对全产业链条的统筹和规划全产业链条的节能问题进行统筹,引导煤炭领域在优质资源基础智商开展转型的多元化建设,中长期的煤炭领域发展一定要建立有序保障和有序补偿制度。
结束语:
在中国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设想,很多人当时持否定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未来用40年时间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两步走”战略设想,制定明确绿色发展战略目标。碳达峰(2030年)前属于煤炭转型发展战略窗口时期,在2050年前属于煤炭和新能源竞争合作发展时期,2051-2060年是碳中和与煤炭转型的完成期。
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的前提下,将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指引,积极推动和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向绿色转型,落实承诺目标。中国的绿色发展就是世界绿色的发展,中国将为世界实现净零碳排放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彭苏萍,张博,孙旭东.废弃矿井生态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2]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021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3]金政伟,井云环,安广萍.基于循环经济观点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广东化工,2020,47(06):138+98.
[4]习近平.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2-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