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 李毅春
[导读] 教师应当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学生的内心,外化于学生的行动。开展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德育建设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李毅春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罗坑中学  525431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影响初中德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只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让学生的德育发展更加健康。教师可以通过对初中生进行生动化的案例式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课堂互动参与度。教师应当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学生的内心,外化于学生的行动。开展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德育建设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初中德育;核心价值观;教学改革
        一、引言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真正抓住学生德育建设这一根本,才能让初中生这颗树苗根系发达,茁壮成长。德育教学事关学生的思想健康、品性素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学十分重要。一方面制定适合学生德育素养提升的素质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保持高效良好的沟通,让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培养教学计划。同时让家长帮助监督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时刻提醒学生的德育建设意识。
        二、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仍不成熟,其知识面比较窄,缺乏对于事物的全面认识。因此只有把学生的德育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才能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念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生活经历,可为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2.能够塑造青少年良好的人格,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良好的人格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保障,只有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让教学变得更有意义。随着教育大纲的变革,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因此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转变消极被动的学习惰性。同时有助初中生树立远大的志向,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学校开展“青少年德育建设培训活动”,通过社会上的道德模范给学生做以亲身讲学,切实加强学生对于德育培养的重视。
        3.有助于提升初中德育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意识。
        初中生的发展关乎着我国未来的发展状况,他们的思想状况、道德修养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其他的社会群体。

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德育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融入学生的头脑中是必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国旗下主题讲话、主题班会、主题道德讲堂等载体,将民主、文明、自由、法治、诚信等作为主题,让学生熟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项内容。
        三、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方法
        1.充分开展校园、校外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德育知识内化于心。
        在德育课上,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热点事件的视频,包括救灾、抗震、疫情、禁毒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上禁毒教育课,我让学生先观看视频,然后分小组讨论,再谈观后感。这时有的学生说:“有人卖毒品被警察抓了。”有的学生说:“有的人试图吸毒也被抓了。”……这时我趁机问:“同学们,他们为什么会被抓?”学生说:“他们犯法了,所以被抓了。”我趁机问道:“能不能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去说?”学生马上补充说:“法治!”我赞扬说道:“回答得对,同学们!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法治’。
        2.为学生树立榜样式教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思想指引。
        在开展榜样教育时,我向学生介绍钟南山院士的先进事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教授以84岁高龄再次冲在抗疫第一线,始终保持着“敢医敢言”的精神;他主动向国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介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正确措施,维护了祖国的声誉。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钟南山教授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铭记于心,又能让其深刻体会到作为学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未来报效祖国。同时又能让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得到有效转变。
        3.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时间学习的机会。
        引导学生热情参加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更好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利用课余或中秋节、重阳节时间,我带领学生到养老院、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探望革命烈属,陪老人聊天、帮做家务,聊革命烈士事迹,体验人与人之间“友善、和谐”“爱国”的价值观;还带领学生参加创建文明县城宣传活动,签订遵守交通规则承诺书,明白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应该具有的“诚信、信用”的价值观,理解违反交通规则的不文明现象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四、结语
        总之,初中德育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但需要教师和学校管理层转变教学观念,更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渗透教学体制。既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让学生的德育水平日渐提升,这才能够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志德.技校德育课程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探索[J].职业.2016(17)
?[2] 李智慧.在初中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黑河教育.2016(03)
?[3] 李怀福.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文教资料.2016(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