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欣
( 重庆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
摘 要:为了解决现阶段各大城市交通问题的现状,在已有的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对城市道路来进行精细化设计,改善城市交通情况,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现象,则可避免这些问题。精细化的设计和控制管理需要对城市道路进行统筹,在空间不改动的情况下,通过细微的观察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性化设计,消除安全隐患,保证道路的有序和畅通。
关键词:精细化;交叉口;交通问题;通行能力;
1引言
现在大城市各种道路设施,布局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随着交通问题的增加,道路不能改变现有的格局,只能通过精细化设计使道路的通行能力最高,最大限度的运送货物,乘客[1]。
就目前发展来看,未来社会机动车发展会增加。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在市区已有的城市道路水平下,已不能在进行拓宽,增设,只能在已有的道路、设施上进行精细化优化设计,进而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2]。
道路精细化设计是在各道路空间水平面上不变的情况下对微观的交通设施如路口,交叉口信号配时,车道宽度,交通隔离设施,交通管理设施等的优化设计[3]。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详细、合理、科学化设计,减少交通安全隐患,达到交通服务水平最大化,使交通安全、舒适、通畅、高效[4]。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最先发展起来的欧美国家研究制定一系列关于交叉口控制与管理,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方法措施。国外更加注重发展公共交通,以减少交通拥堵问题,主要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在现有的城市布局结构上提高道路运行效率[5]。
国外注重以人为本关爱弱势群体,如小汽车,公共汽车,行人,客车,货车等均有它们自己的空间运行区域,更加注重保护非机动车,行人等慢行交通的安全。在路面上的标志标线要表示的很清晰[6]。充分从交通参与者的角度出发,从交通安全岛,路侧净空,公交停靠站,出口道均进行精细化设计。特别如日本东京、汉城都有地铁网以及公交车,能够连接城市的所有角落,使人们感到交通便利,更愿意乘坐公共交通[7]。
1.2.1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中国的城市道路与交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交通、科技的发展还居于人后。所以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发。
我们的道路设计规划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目前道路的交通工程仍然存在着问题,只能在交叉口,路段,节点等进行优化设计[8]。
总体水平来看,对于目前中国的总体交通,那么满足现阶段的交通发展需求还是绰绰有余的。近年来我国的交叉口平面渠化,信号配时,路段的分流设计等有了一定大的进展。
但是我国的现有交通现状是交通拥堵,机非混行,公交车效率不高,严重影响城市的交通通畅,大城市机动车的急剧增长带来了很重的后果。影响居民的出行生活,成为交通的瓶颈[9]。而精细化是使交通的组成部分有一个合理的规范,规划道路空间,保证交通参与者的安全[10]。
2问题概述及具体措施
所有问题中,交叉口问题最为明显与突出,对于交叉口的交通拥堵,堵塞问题,从交叉口渠化,车道宽度设置,红绿信号灯设置,左转和调头车道设置,车道划分等方面进行精细化设计。如何对交叉口进行更合理的精细化设计,使单位时间内通行效率更高?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考虑不同车辆的直行或者转向,空间多少的需求,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和设计,避免出现车辆积压的现象。尤其是重要的交叉路口中间冲突区域,要通过不同的地面线进行引导和分流。
具体措施如下:
2.1导行线精细化设计
针对于在交叉路口内部施画机动车通道,通过精细化的理念进行设计出来,在交叉路口内部为动向进行施画十字导向线或者 Y 型导向线,不仅可以规范机动车的形式轨迹,还可提高驾驶的平顺性和安全性,也是一些复杂的交叉路口、畸形交叉路口、有桥墩的交叉路口、存在障碍的交叉路口进行导向线的指引成为交通精细化的重要一部分,避免车辆因行驶错车道而发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2.2车道设置
在城市道路上,车道设置要保证机动车两侧存有安全距离,设置物理隔离设施,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摩擦,对于交通存在的问题,不能过多的采用限行、禁行、绕行方式解决,这些方式都会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一定影响,而绕行则意味着车辆行驶的路途将会变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消耗更多的能源,对城市造成更加严重的污染,对城市环境造成破坏。
平面交叉口拥堵现象主要是进出交叉口车道数与路段上的车道数不匹配引起的,针对该现象,通常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在交叉口进口道处通过压缩中分带宽度等偏移车道中心线的形式来提高交叉口车道数与路段上车道数的匹配程度;若偏移车道中心线无法满足要求,则应依据道路的具体情况,对行车的速度进行控制,适当缩小车道宽度,增加车道数。在非机动车专用道上设非机动车标志和行驶方向诱导线,在交叉口进口处设置减速慢行标志。
2.3交通岛精细化设计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少城市和地区在交叉路口设置了转角交通道。随着交通工程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替,规划的不断加强,甚至有些人行横道的道路中加设了安全道,但由于道路拥挤,半径不足,转向道的设置给道路造成了重叠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安全道渠化交通,保护行人的义务,同时也避免车辆碰撞道屿的安全问题。因此,提取和分析交叉路口流向和实际轨迹,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叉口类型、设计车型和车速、尺寸等因素进行引导性引流。
2.4设计调头车道
调头车道设计是道路交通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该项内容设计不合理,将会降低道路交叉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通行能力。掉头车道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头车道会占据主线车行道空间。(2)如调头设置的效率不高,每次只能满足一辆车调头,其它车辆需要排队调头。在具体设计期间可以采用多调头为的优化设计形式,在一个调头通行信号时段,可以满足多辆车的调头需求,减少车辆排队长度。此外,如果增加调头车位会对车流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可采取远引左转方式。
2.5工程类道路材料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路面、桥梁的结构层厚度过大,势必会增加道路工程的总体造价。如果应用新材料,并使用新技术,用一些简单的材料或者合成材料,可以使道路的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并且降低对道路路面的不良影响,甚至可以缩短工期。
3结语
道路精细化设计是把现代化理念与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入到设计中去。来寻求更方便,更高速的交通运营模式。始终围绕这些目标和理念对道路进行微观的精细化设计。从而使城市道路交通高效、通畅的发展。城市道路的研究优化是不断发展的,特别是精细化的研究及设计将成为城市道路发展不可或缺的设计内容。不分地域,不分时间,都需要提高城市交通的科学化优化设计与良好的运营管理水平,争当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陶学谦.基于道路交通精细化设计理念改善交通拥堵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130-132
[2]徐键,邹凯.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精细化规划设计与控制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7(33):214.
[3]周师凯.基于道路交通精细化设计理念改善交通拥堵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2):153-154.
[4]万意敏.基于交通精细化设计理念的城市道路交通改善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4):11-13+269.
[5]杨晓光.交通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6]孟祥龙,马彪.左转保护相位、许可相位设置条件分析[J].建材世界,2016,37(6):72-75.
[7]杨露萍.混合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5-6.
[8]Al-Sharif, Lutfi,Al-Adem, Mohamed D.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lift traffic design using calculation and simulation[J].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Research & Technology,2014,35(4).
[9]樊菁,尚青.公路工程中平面交叉口设计的类型及其适应性[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8(3):1-2.
[10]刘小艳.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及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2,31(25):80-81.
作者信息:高欣,1995年10月,女,重庆南岸,汉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研究生在读
专业:交通运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