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松梅
辽宁省葫芦市建昌县第一初级中学 125300
摘要:当下的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运动障碍等一些亚健康和相关的身体疾病在青少年群体上的发生概率在不断的上升,一些老年病年轻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这与的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初中体育课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使命重大,但是有学校因为升学压力等多重原因,对于体育重要性认识仍不到位,因此探讨初中体育的重要性和有效的实时策略尤为重要。
关键词: 初中 体育教育 重要性
引言:国家层面对于体育教学的十分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当中,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体育教学实效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学校老师认为体育在考试升学中的占比低,从内心不够重视,课外老师占课,体育老师应付差事的现象频生,很多体育课程都是简单的动作演示和效仿后,就开始放任学生去做其他活动,明显未起到教育的初衷。
一、 多个维度审视中学体育的重要性
(一)健康体魄的必然要求
习总书记在看望某小学的全体学生时,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期望“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1],这是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 也进一步的阐释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强健体魄为基本目标和任务。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是一个人幸福成长的需要,也是家庭、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只有身体健康水平总体提高,整个社会的医疗负担才会逐步的下降,人们才会更少的去遭受因身体健康问题带来的病痛和其他困扰,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才会提升。而身体的健康水平除了与饮食、生活环境等外因有关系外,日常的科学锻炼是其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体育课程不仅是让学学会基本的运动项目,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比如足球锻炼提升学生的耐力、爆发力、柔韧性和敏捷度,乒乓球锻炼人的观察力、应变力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身体素养。其次,体育课程传递的健康生活理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起居、运动、学习等方面,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终身健体的长远目的,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健康人格的必然要求
体育运动的另一个优势是体育精神的传递,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向上的观念认知和道德品质,特别是在性格品行上,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比如诚实守信、持之以恒、坚忍不拔、敢为人先等方面,都是要经过一定的曲折历练才能磨砺而成,在当前的时代下,遭受巨大的外部困难的情况比较少,大多数学生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是相对平和和稳定的,那么可以为学生创造该环境的就是体育类课程,因此体育课程要突出意志锻炼的特征,或许有些项目会让学生觉得辛苦,这是成长的必然经历,体育老师可以再初中生身体承受范围之内,设定训练强度,有些较为枯燥的项目,可以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模式来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健康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社会是有各具特点的人与组织构成的,社会的和谐,不仅体现在健康的人格上,更体现在组织与人、组织之间的健康关系,这与体育运动的特点相互辉映,体育项目既有以个人为主,也有以团队为主,而开展体育教学,就是要在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把体育精神中的社会思想道德方面的元素进一步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与人相处之道,组织内的生存发展之道,这些无论是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当中,都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经教育环节。
二、确保初中体育课程有效实施的措施建议
(一)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加强重视程度
学校要以当前的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理念来重新审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教学不仅是强健学生体魄,更是文明其精神,开发其潜能的有力抓手,有研究表明,合理的安排体育运动,可以让人头脑更加清醒,思路更加清晰[2],所以教师要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大体育课程在资源投入、课时保障、方法创新、学生关怀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而让体育教学发挥中应有的价值作用。
(二)强化理念创新推动教学质效提升
当前的体育教学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众多,同时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在与时俱进,飞速发展。学校应当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以及在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先关教学理论的引进和创新工作,要对理论进行加工和柔和,以适应当前的学生实际现状和需求,比如快乐体育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对不同的体育基础,文化课学基础存在差异的同学分层进行指导。就以人教版体育中关于《篮球》的教学系列为例,因为学生在初中以前的体育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和年龄、家庭情况、受教育背景和性别都有很大关系,而老师就不能搞“一刀切”,要对学生进行以此摸底的调查,可以组织趣味投篮和花式篮球游戏,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展现最真实的水平,而后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情况,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提升。
三、结束语
体育在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中始终起到了重要作用。要强化体育教学重视,加强创新, 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 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 增强意志,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志 国.上 好 初 中 体 育 课 的 重 要 性[J].新课程·中学,2017,(11):155.
[2]姜红岩.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加体育游戏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
电子版(中旬),2018,(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