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熊标
[导读] 小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要,不仅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

        熊标
        广西桂林市华侨小学
        摘要:小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要,不仅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更是背负着对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尤其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承载着人格教育的学科,为此,有必要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希望能为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健康人格;培养
        引言
        义务教育并非只是实施课本教学,更多追求的是对青少年身心的引导,塑造健康的人格。换而言之,人格教育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同时也是维系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利用小学语文中的正向思想教育,以及情感激发的功能,开展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教学,有利于实现育人的真正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青少年人格培养和课堂教学之间的有效融合,开发更多的利于教学的方法。
        一、以立德树人为教学方向
        所谓立德树人,则是指在教学中坚守党的教育指导,结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展开树立德业、培养人才的一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在小学时期,德育教育更为重要,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为此,在小学语文中更要增强新时代的核心教育理念,采取适宜的德育教学手段。首先,释放学生的主体位置,教师强化自身的引导作用,与其建立他们平等关系,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天性,同时基于课本教学之上,加强对其潜能的开发,及各项能力的训练。其次,把育人的核心,渗透德育教育,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合理开发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并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品质。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想要跟上新时期教育的步伐,教师需要摈弃传统思想,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是一个说什么他们都要听的人,这便促使老师成为了他们的模仿对象与标杆。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素养水平,充分体现自身的教育价值。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认可与鼓励,给他传输更多的正向影响,致力成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优良品质的人,从而熏陶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使其人格的完善。此外,老师还要有自我认知的能力,深入对自己的剖析与反省,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才能使得自身的素养及能力得以提高。


        三、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不应只在固定的教学框架中徘徊,教师应当放眼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大纲的指导,开发更多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并将其合理融入到课堂中,展开健康人格的培养工作。同时,也可以和一些心理健康机构合作,让他们走进课堂,给予学生心理上的疏导和传授,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
        其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积极渗透人文教育,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中的思想境界,感受正向的能量。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教学结合实际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此过程中不断接收情感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育他们的健康情感。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其展示蕴涵优秀传统文化的典故,让学生吸取优良的品质元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继而提高人文素养。
        四、建立健康人格培养的长效机制
        人格培养的教育工作,不能只争一朝一夕,短暂的教育时间是难以维护良好效果的,为此教师应当做好充足的长期应对措施,针对该培养工作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首先,构建校园机制。教育领导者应当意识到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将人格教育贯彻在校园文化中,使其两者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蕴涵丰富人文精神与优秀文化的环境。其次,优化教育结构。一语文教学为中心,带动整体教育系统对健康人格培养工作有效性的提升,致力于各个环节中都有对人格教育的渗透,促进教育结构的完善性。再次,创新学习机制。在语文课堂上,加强教学与健康人格培养的实践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想法,从而使其在实践中能够增强自信,及各项能力的锻炼,继而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最后,科学的评价机制。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教学,可以组织一些评选优秀学生的活动,以此激励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以及精神上的满足,进而实现对其健康思想的引导。如,教师可以祖师评选“优秀小标兵”的活动,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欲望,从而使其在精神受到鼓舞,有利于推动其健康人格的养成。
        总结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汇集了文化知识、德育知识及心理知识等多方面的学科,在培养健康人格工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新的教育理念,开展多层次的培育方式,同时要加强自身素养的提升,以此引领学生的心理体验,传授更多的正向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继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刘铭桃,  李军靠. 简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 000(007):119-121.
[2]唐燕璇. 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探究[J]. 读天下(综合), 2019, 000(033):P.1-1.
[3]张文卷.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24):P.59-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