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艳
甘肃省康县王坝镇九年制学校 746500
摘 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更新,科技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农村路、电、网络等基础条件的大力改善,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给现代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的机遇与挑战,受家庭、社会、学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习、如何去学习、学习会怎样,经常处于迷迷糊糊、不求上进、虚度光阴的状态,失去了学习的动机和目的,出现了学习意识淡薄、学习欲望不高、叛逆心理强、心理脆弱、精神压力大,又加之家庭娇生惯养及家庭教育跟进不及时,学习过程由主动变被动,学生厌学、怕学、逃学、辍学、不学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学生对于学习成绩也漠不关心、毫不在乎,甚至一部分优等生也存在着学习信念不坚定、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可以看到,目前农村中学教育面临形势依然严峻,农村中小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学生 学习动力 缺失 原因
我已在农村教育教学一线扎根十个年头,参与并实践了新课改,亲身体验了近十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不断改善,特别是国家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倾斜,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巨大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热情递减、内生动力不足现象十分严重,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的缺失越来越不容忽视。
一、社会因素
(一)价值观念出现扭曲。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今社会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的广泛,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也日益的多元化了,而社会环境变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却越来越大。传统的“师道尊严”受到挑战的同时,学校、老师、书本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小,社会上一些“读书无用”诸如此类的一些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形成。
(二)读书导向存在偏差。
作为农村的孩子,在他们对读书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长大后不再像父母一样下地干活,就是要找个“铁饭碗”工作,但由于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甚至在他们的周围也确实存在着一些“读书不如不读书”、“文化层次高的不如文化程度低”的“知识贬值”的个别现象,致使学生对学习文化知识和上学产生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已经变得很难立足。
(三)市场经济带来干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体系、物流体系的不断优化,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网络中的“近在咫尺”,特别是学生,为了赶快挣到钱,满足自己的愿望,选择了辍学打工,还有些学生深受网络的影响,看到许多没怎么读过书就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成为网红而获得很多钱财的人,所以他们也憧憬成为网红,甚至模仿他们,并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二、家庭因素
(一)家长重视不够。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可是现在的学生家长却多数言教重于身教。他们在平时教育子女时,大道理讲得滔滔不断,经常要求子女要如何如何,而自己却不能率先做到。优质的家庭教育是最好的素质教育,也是孩子最好的课外学校。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村已经习惯了“老子放羊、儿子放羊、孙子放羊”的历史传承,思想观念落后,不重视教育,也不懂教育,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认几个字”“会算数”,甚至有的家长还有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养家的愚昧观念,对生活没有更高的期待,自身动力不足,宁愿当“贫困户”,以上这些问题已经在农村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改变。
(二)学生心理失衡。
农村存在着很多的留守儿童,这是我们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状。很多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失父母的关爱,在长期留守的环境下成长,逐渐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对学习知识提不起兴趣来,遇到困难就想放弃,消极叛逆情绪严重,缺少及时的排解和疏导,家庭教育和爱的缺失导致学生情绪化问题严重,心理经常失衡,成绩越来越差,因而形成恶性循环,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逐渐减弱,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家长自身对孩子的影响。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家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受教育程度较低,自身素质不高,对教育的理解肤浅,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物质轻精神、重批评轻表扬、重结果轻过程、重言教轻身教等问题,甚至有些家长只顾忙于各种经商谋生之道,长此以往忽视了弥补自身的素质,而这恰恰严重阻碍了他们与子女融洽的交流,造成了家长与子女很少沟通,无法沟通,甚至到最后的不沟通。
三、学校因素
(一)学习任务重。
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增大。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学习科目越来越多,学习时间越来越长,学习负担也越来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调节能力有限导致学习跟不上,再加上课外补习功课多,造成个人目标和个人能力的矛盾,很多学生对课本知识“消化”不了,产生了逃避甚至害怕的心理。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难免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二)干扰因素多。
很多学校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忙碌了一整天,看着似乎做了很多事,但真正该做的却没怎么做。不是不想做,而是没时间做,教师们的时间和精力大都耗费在了一些所谓的“重要事情”上——比如,写不完的各种应付材料,填不完的各种上交表格,迎不完的各种检查验收,还有补不完的各种活动资料,基层各种形式主义已经蔓延到教育教学领域,行政干预太多,教师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教育教学各项工作。
综上所述,农村学生动力不足究其原因很多,注重家校配合、注重学生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解决学生依赖老师、依赖课堂以及为什么要努力学习、怎样学习等一系列深层的问题,才能找到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使学习真正的成为一种能力。总之,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要认真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培养和激发,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