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权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广西贺州市,5428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持,电能具有不可替代性。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电力线路无法满足人们需求,逐渐脱离实际,高压输电线路替代传统线路被应用在电力输送。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检修
引言
电力输送过程需基于高压输电线路完成,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构成,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否会对整个电网产生直接影响,规模及范围不断扩大的电力系统对高压输电线路的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并完善高压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系统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领域。不断发展完善的智能电网及动态增容技术为输电线路实时高效的监测过程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目前由于受到技术及成本等限制,存在以单点监测为主、尚未组网形成监测系统等问题,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产品及监测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需通过进一步完善以降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使用及维护成本。
1高压输电线路的特征
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意义是将发电厂发出的电供给远方的用户,所以电能必须基于高压输电线来输送,通常来说高压输电线的电压不超过220千伏。相比于低压输电线和普压输电线,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和施工工作都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安全性要求高。高压输电线路在输送电能时不仅容量大且效果佳,大多扮演着电源点的角色,一旦出现问题必然会产生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因此,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相对较高。第二,设计施工难度大。高压输电线路可为远距离供电提供保障,这样意味着在线路设计和架设过程中常常会跨越山川峡谷等区域,还将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而且线路长度相对较长。所以,在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环节也表现出了复杂性高、干扰因素多和难度大的特点。第三,参数高。高压输电线路的参数高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运行参数高,额定电压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周边电厂,会影响区域内居民用电,所以必须及时处理该问题;其二是结构参数高,这表现在体积质量大、杆塔长、绝缘子串长和修复难度高等方面,而且其备品备件的准备要求也相对较高。
2电力工程项目中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
2.1加强线路抗冰能力
我国地域较为辽阔,针对地形地貌不同,气候特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恶劣天气的存在,应切实做好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工作。输电企业应做好抗冰工作,强化线路抗冰能力,确保电气设计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合理性。首先,建立在区域地质特点把控基础上,结合气候特点,优化导线选择,导线机械强度的选择应与实际要求相符合,确保导线在冰雹天气仍然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行速度,将恶劣天气因素作为电气设计的重要内容,控制短路出现次数。其次,在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应落实绝缘子冰闪的应用,加大使用力度,实现高压输电线路应用价值的发挥,提升线路实际应用能力。设计人员可在绝缘冰闪表层涂抹高质防水涂料,避免漏电情况发生,以安全性为核心,优化电力资源的实际应用。
2.2双端测距法
相比单端测距法,双端测距法可以同时利用故障线路的两端进行采集工作,将电气量进行精准的故障定位。由于此类算法是同时在两侧对电流、电压进行推算,因此故障信息从原理上不存在过渡电阻对电网系统的阻抗影响。不过此类故障定位技术也并不是完美的,因为两端数据需要同步进行,所以在获取两端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借助通信技术来进行辅助,这样才能保障输电线路的数据信息能够完整获取。
2.3安装氧化锌避雷器
氧化锌电涌放电器是一种可以长期有效提高线路耐久性水平的设备。
这种设备存在的优点是可以应用于实际情况十分复杂的区域,比如难以改善接地电阻的区域、雷电极其活跃的区域等。经过多次试验及研究分析发现,使用氧化锌电涌放电器可以对线路的故障率和跳闸率达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2.4合理选择高压塔杆
在塔杆选型中,塔杆定位十分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应将距离设计置于首位。距离设计主要指塔杆从顶端到地面的具体距离,需要工作人员以精确数据作为参考,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原则基础上,完成相关运算。针对一些地形、交通相对复杂、特殊的区域,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落实审查工作,把控档距设计,确保其均匀度,平衡理论要求与实际要求,避免出现较大空当。当出现高压输电线路需要经过山地情况时,工作人员应注意塔杆的稳定度,将安全问题作为核心。塔杆型号不同,在造价、施工使用、运行以及占地中均存在较大差异。塔杆工程的成本占工程总造价的30%~40%,在工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应结合实际妥善。针对高压架空导线,应做好距离控制,确保导线与地面、水面距离有足够的安全性。因此,要求塔杆设计应具有一定高度,线路连通杆高档距应具有高度匹配性和合理性。
2.5防风拉线的加装
在应对超高压输电线路风偏故障时,通常在两个位置加装防风拉线。其中,直线杆塔的防风拉线通常是直接在悬垂线夹处加装延长挂板连接,且采取的中相引流能基于跳线托架的方式,使用金具进行连接。而中相引流防风拉线可直接固定于下横担上,且在符合边相引流的相关条件时,也可采取在本体上进行直接安装并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加装防风拉线的过程中需进行落地固定时,应基于对拉线防盗装置与接地装置的同步完善,并合理规避防风拉线加装对线路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以此来保障防风拉线加装后的效果,以有效应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风偏故障问题。
2.6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架构
监测需求为依据对监测点(即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部署,无需各级杆塔均安装,例如在水塘附近为防被水侵蚀将图像采集终端安装于杆塔上以便监测塔基;在跨越立交桥部分为防导线下垂将采集终端安装于导线上以便监测导线弧垂等。监测子站通常安装在杆塔上且需位于无线传感器节点附近,在对附近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收集的同时,使呈现为簇头节点的监测子站形成了无线多跳网络,由连接网络的汇聚节点(监测网关,通常设在高压变电站)将接收到的数据向后端的监控中心传送。支持远距离传输的监测子站能够以监测点的布局为依据对监测子站进行灵活部署,确保各监测点均有能多跳连接到监测网关的监测子站相对应,使用监测子站最少。
2.7绝缘设计
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性,可以大大提升线路运行安全,将会为保障电路供应平稳可靠提供巨大帮助。因此,在开展绝缘设计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基于电力行业的相关规定,做好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性控制,使其达到标准水平。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高压输电线路的性能和使用情况。比如,优化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材料选择,基于材料的绝缘程度和适应性开展筛选,分析和判断材料的抗污染性、抗电性和抗氧化性,为选出最具实用价值的绝缘材料奠定基础。当然,高压输电线路绝缘设计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充分考虑绝缘材料的性价比,以免出现施工和运行维护成本过高的情况。
结语
高压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应当落实用电控制,优化电气设计质量,降低输电线路故障率,满足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将质量安全融入电气设计,妥善处理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专业、规范开展各项工作,提升电网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肖智.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策略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31-232.
[2]童辉.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35-36.
作者简介:龙权(1992-)男,汉族,广西昭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压输电线路运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