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明
黑龙江铁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行业也随之繁荣发展,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的重要性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突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建筑结构施工进行加强,借此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耐久性及抗震能力,合理应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技术,借此有效提升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为我国民众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为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结构;工程管理;施工质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划对功能性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给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现阶段多元化产业时代的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而且对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1.1提高建设工程经济性
作为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现代施工技术,对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多元化的工业时代背景下,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结构施工技术相结合,在提高结构施工技术效果的基础上,可以降低后期工程的维修成本,大大提高建筑业的经济效益。
1.2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建筑企业的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紧密联系,而由于某些施工问题或者自然灾害的影响,极易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而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其不仅从根本上提高了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还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的抗震性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最终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
2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2.1? 管理理念落后
如今,我们国家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基本上都将重点放在施工速度上,但是没有将施工质量与安全充分的重视起来。且大部分建筑施工基本上都是以分包的形式来进行施工,针对各个承包单位的具体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责任也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且其中每一个分包施工单位,也都是一味的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使得工程施工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进而加大施工安全风险。
2.2? 机械设备及材料质量的影响
在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力,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引起了广泛的运用。所以建设工程在机械设备的选择,配置与机械使用不当等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对于工程建筑而言,其施工材料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储存都需要进行考虑,以保障材料的高质量。材料在进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查,检验合格才可以进场,否则劣质的材料进场,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结构质量。
2.3? 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建筑工程,其自身作为一项较为独特的产品,管理难、项目多以及施工周期长,想要达到既定的效果,那么就得要将其中牵扯到的各个体系全部内容实施分类,确定管理方向与要点,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将各项管理内容落实到位,保证施工作业实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但是就建筑工程现行施工管理制度来看,存在明显的缺陷,部门岗位以及管理人员分配不均,现场管理人员数量少,有的业务不精,很多甚至是身兼数职,对施工管理工作往往是分身乏术,无法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操作行为。
3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有效控制措施
3.1? 落实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充分的保障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既定的目标,那么在施工的时候,要逐步地将质量安全管理一一落实下去,就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工序各阶段、各专业施工作业的打好基础。应提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掌握地质地形、气候环境以及水文条件,将各项数据作为施工方案编制的依据,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对比实际条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估,并制定科学可行的预防方案,便于在问题发生后第一时间动作,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加强施工工序的规范性
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时候,要将施工工序的规范合理性充分的重视起来,对于工程质量控制来进行分析,要实时有效并全方位的严格遵守施工工序来实施相应的施工作业。施工人员也要充分重视技术的创新应用,对技术的应用从技术以及管理和工艺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只有在技术应用水平上得到了提高,才能真正有助于施工质量的保障,才能最大化地降低施工成本。
3.3? 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首先在材料验收方面。确定材料设备对施工作业的影响,前期要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采购,收集并对比各种市场资料,选择口碑良好且具有专业生产资质的单位作为供货商,检查确定材料具有生产合格证、出厂证明以及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等资料,然后与其签订供货合同。且在进场时进行抽样试验,对不合格材料要及时联系供应商调换,以免造成工期延误。其次则是施工变更方面。因为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并且存在大量的露天作业,受各项因素影响严重,并不能完全避免变更问题。但是为避免因变更造成质量与造价问题,需要严格审核变更申请,加强对变更签证的管理,待建设单位批准联系设计单位认可后才可进行变更施工,涉及到重大结构变更的还需要原图审机构重新审查,最大程度上来减少变更问题的发生。
3.4? 提升人员素质
施工单位要全方位的考虑企业内外部的具体情况,始终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逐步的加大对于市场动态化监督力度,不仅要及时优化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还要创新管理制度,为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据,避免质量、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施工人员是施工质量提升的核心,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
3.5? 完善建筑工程监管体系
在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之中,质量监管贯穿始终,不仅仅是施工前期对施工设计的监督管理,还是在施工的过程之中的监督管理,甚至在完工后期对施工各项数据的检测收尾等都需要质量监管人员进行落实。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保证各个工程都具备专业的质量检查人员,并实行责任落实到个人的制度,保证质量监管人员能够积极、认真的完成本职工作。
4? 结束语
全面认识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及存在的问题是促进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相关建筑部门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改进。在建筑结构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做好施工准备及控制工作,建立健全合理的质量监督体系,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施工,从而更好地保障建筑结构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为我国的建设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良,刘丹.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防治[J].四川水泥,201(1):66~68.
[2] 李曦.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4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