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安全控制浅析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月2期   作者:李乾
[导读]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桥梁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李乾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00022
        摘要: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桥梁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桥梁基础作为交通工程的重要部位,其施工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建设者生命安全以及国民行车安全。江浙沿海地区地质多为砂土,桥梁桩基多为摩擦桩,设计和施工多采用钻孔灌注桩。鉴于此,论文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要点展开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为桥梁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价值,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关键词:交通工程;桥梁施工;钻孔灌注桩;质量;安全管理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交通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桥梁工程作为交通工程的重点内容,其施工质量和安全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从工程管理现状来看,其中仍然存在不少桩基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要点进行研究,以期提高桥梁钻孔灌注桩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同时制备泥浆),钻机对中,桩基钻进,第一次清孔,成孔检测(同时进行桩基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安装吊放钢筋笼,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截桩头,成桩检测。
        施工过程中主要质量控制的内容有:导管密水性检测,桩位复核,泥浆指标检测,护筒的直径、埋深,钻机基础稳定、排水通畅,钻头中心、护筒中心、桩基中心合一,捞取渣样核对地质情况,桩基成孔后主要的检测指标(沉渣厚度、孔深、竖直度、孔径等),桩基钢筋笼验收,钢筋笼的对中与固定(接头质量检查)及顶部高程控制,二清后、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沉渣厚度检查,导管底距孔底高度,混凝土性能及强度检查,检查第一盘混凝土方量及导管埋置深度,控制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及桩顶混凝土高度。

1.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断桩
        断桩的原因: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因导管数量未统计正确;测绳尺度未观测准确;导管埋深计算出错致使导管提出混凝土面等。
        
1.2 钻进过程中塌孔
        塌孔的原因主要有:地质情况差;未选择合适的钻机;护筒埋深过小,钻进速度过快;未控制好泥浆性能(如泥浆比重、黏度、含砂率等);护筒直径过小;钢筋笼固定扁担梁或料斗导管架搁置在护筒上,导致护筒受压而发生沉降或塌孔等。

1.3 桩底沉渣厚度过厚
        沉渣过厚的原因主要有:一清未将沉渣清干净,未按要求控制含砂率导致增加二清的难度;泥浆池和沉淀池尺寸和深度过小影响泥浆性能,尤其是砂性地质情况难以保证泥浆性能;第二次清孔时泥浆泵功率过小或立于泥浆池进口处,致使沉渣无法彻底抽出或泥浆含砂率过大导致沉渣厚度过大;二清至浇筑水下混凝土间隔时间过长也会增加桩底沉渣厚度等。

2.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2.1 断桩的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导管数量、测绳尺度观测以及导管埋深计算等各个环节的准确性,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双重把关,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纰漏致使导管提出混凝土面。

2.2 塌孔的预防措施
        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钻机(正循环钻机优点是有利于防止塌孔,安全性高;缺点是钻进速度较慢,适用于地质情况较差的地区。反循环钻机优点是钻进速度快;缺点是塌孔风险比正循环大,安全性较低,适用于地质情况较好的地区);对于砂性地质及河道附近的钻孔灌注桩,护筒必须埋入原状土(或河床)以下 2~4m,若发现河道附件桩孔渣样为回填类,应立即停止钻进,采取加深护筒等措施后方可继续钻进;控制钻机钻进速度,防止因钻进过快导致塌孔;严格控制泥浆性能,防止泥浆比重低、含砂率大导致孔壁失稳;护筒直径应控制在比桩径大 20~40cm,护筒过小容易沉陷,护筒过大不便于安设吊筋扁担梁和导管架;检查钢筋笼固定扁担梁和料斗导管架是否搁置在护筒上,防止护筒受压而发生沉降或塌孔。



2.3 桩底沉渣厚度过厚的预防措施
        一清必须将沉渣清干净,按要求控制含砂率减少二清的难度;确保泥浆池和沉淀池尺寸和深度;采用合适功率的泥浆泵;须等混凝土运输车到达现场后方可停止二清,否则二清至浇筑水下混凝土间隔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沉淀过厚影响桩基质量,甚至将导管底包裹致使首灌料无法浇灌。

3.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还应注意的事项
        ①平面位置:在护筒埋设、钻机对中过程中必须采用全站仪对桩基中心进行校核,钢筋笼安放后需对钢筋笼中心复核,确保钢筋笼中心与桩基中心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②做好钻机底排水措施,地基不得被浸泡,并采用铺垫钢板+枕木的措施,确保钻机平稳。
        ③钻孔:加强孔深(不含锥形长度)控制,不得通过加深钻孔深度代替清孔。适当加大泥浆比重和黏度,控制钻孔速度,防止孔壁坍塌。
        ④钢筋笼标高:采取焊接 3~4 根竖向钢筋控制钢筋笼标高,防止下沉与上浮。
        ⑤沉渣厚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在“一清、二清(砼灌注前)”均应检测,在“二清”合格后及时灌注混凝土,防止间隔时间过久沉渣厚度超标及影响砼灌注。
        ⑥导管:严格控制导管距孔底高度,不得小于 20cm,每灌注一车混凝土后及时测量导管埋置深度,不得超过 6m,否则,影响混凝土灌注。超过 6m 时及时拆除导管,拆除时保证导管埋深不小于 2m,防止导管拔离混凝土顶面。
        ⑦钢筋笼加工与安装:杜绝“咬边、夹渣及焊缝不饱满”缺陷;套筒连接时确保钢筋对接紧密,节段间必须试拼并做好记号,防止现场连接时节段间连接不到位;在制作、吊装及安装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十字或三角支撑)防止变形;堆放场地不得积水并采取覆盖措施。
        ⑧重点检查声测管接头部位是否连接牢固、封闭密实,钢筋笼安放完成后在声测管内注水,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声测管漏浆堵管影响后期的超声波检测。
        ⑨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确保桩顶标高高出设计标高不低于设计要求(一般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不少于 1m)。
        ⑩桩头处理不得对桩基造成破损,截桩前采用环切法(但是不得损伤钢筋),严禁直接机械破除桩头,截桩后清除桩顶松散的混凝土。控制桩顶标高,一般桩基伸入承台(或系
梁)不少于 10cm。
4.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安全环保工作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①夜间照明和临时用电: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做好临时用电工作,专业电工须全程值班。
        ②场内运输:保持便道通畅,确保混凝土运输车辆在雨天和夜间能安全顺畅地进行运输作业。
        ③起重吊装:检查起重吊装司机是否有证;起重吊装作业时须设置牵引绳,必须有专人指挥并设置警戒区;定期检查汽车吊随车使用的钢丝绳是否磨损严重,吊钩是否有保险装置、是否存在变形等异常情况;钢筋笼吊装禁止采用单点起吊。
        ④基坑围护和孔口覆盖:泥浆池四周必须按要求设置护栏及警示牌,及时对孔口进行覆盖,防止作业人员坠落孔内。
        ⑤环境保护:施工现场的泥浆和废渣应及时运出场外;施工现场应安排人员定期清扫和洒水,并对裸土进行覆盖,防止扬尘。

结束语:
        总的来说,做好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以及降低施工成本,还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社会效益。因此,作为桥梁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清楚地掌握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并严格落实。

参考文献:
[1]狄猛.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9(34):125-126.
[2]刘宁.公路桥梁的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春:长春工程学院,2020.
[3]张骏.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J].地产,2019(13):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