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兰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三峡初中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逐渐成为能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提升智力的学科,因此,数学在初中课堂中的地位超然,学生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学好初中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关键。因此,本文对初中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理解;策略
【正文】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一门很难学习的课程,从而产生了厌学的心理。也因为这种心理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佳。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来提升课堂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1教学形式单一,没有新意
数学学科主要是利用逻辑思维进行解答和计算,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数学课堂中缺少创意,有很多学生会认为这门学科枯燥无味,没有学习的欲望。因此,就会出现上课时老师讲的激情飞扬,学生学的懒洋洋。老师觉得布置的学习任务不但简单,而且数量也恰到好处;学生觉得数学作业比登天还难,怎么也做不完。因此造成了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都不高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学生很难在这种学习环境下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老师的教学效率也随之低下。因此,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2教师与学生过分注重分数
现在学生的学习,是以升学为目的的。有很多学生处于一种回家后家长关注分数,进入学校后教师也关注分数的误区里,这种观念会导致学生只看重最后的结果,而不注意学习过程的情况。比如,如果有一个知识点,教师说这个知识点对你们以后的发展很重要,但是考试不会考时,学生就会自动过滤掉对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这种现象很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也阻碍了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局限在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里,就会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也是只讲解一些考试会考的内容,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罗辑思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观念,明确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形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解决问题。
二、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小策略
2.1创设情境 激发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情境引入去实现这个目标。
比如,我在教新人教版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一课《用字母表示数》时,我采用儿歌引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未知的也补充完整了。
运用一首儿歌不但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我的课堂,而且也让他们知道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为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2夯实基础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计算题的能力
现在学生计算能力低下的原因有符号意识淡薄、缺乏数感、基本功不扎实等。数学语言是高度浓缩的语言,要正确的阅读必须掌握并理解相关知识点。
比如:计算 这个小小的计算题中涵盖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有乘方、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乘法和除法、有理数混合运算等 。要想正确的计算,以上各个知识点不但都要理解,还要会正确的运用。计算是学生的软肋,要攻破这个软肋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夯实每个知识点,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
2.3 阅读转化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应用题的能力
应用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同学们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它是每次必考的内容,并且所占的比分还较重。正确解应用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解决数学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从而顺利地解题。
读懂一个应用题可以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初读”, 分清类型,弄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第二步“精读”,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等量关系。第三步“复读”,检查自己每一步分析的是否准确,准备答题。
比如:某班同学去划船,若每条船坐7人,则余下5人没有座位:若每条船坐8人,则又空出2个座位。求这个班参加划船的人数和船的条数。
以上应用题的教学为:
(1)学生初读,明白是“分配问题”,弄清知道“每条船坐7人,则余下5人没有座位:若每条船坐8人,则又空出2个座位”。要求“参加划船的人数和船的条数”。
(2)教师细读每句话,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在老师读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某班同学去划船”中找到了学生人数和船的条数是两个定量,找到了设未知数的量和等量关系,引导学生用表格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3)师生复读,检查分析是否准确,准备解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各个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激发学生求知欲,疏通、夯实各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读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读题的技巧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喜峰.优化教学手段 提升教学效率——浅议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效能提升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93):69-70.
[2]杨建峰.以学定教 多点对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0(3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