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上)   作者:林健英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
        林健英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中山中学  516211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要想落实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有效课堂的构建为目标,创新教学方法。而微课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在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借助微课的优势,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所谓的微课实际上是全新教学理念的体现形式之一,它具体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将相应的课程资源整合成简短的视频,并进行展示,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提供丰富的素材。微课作为全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体现出了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的优势,还有着一定的创新性。首先,微课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整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支撑学生更加深入地分析和学习物理知识,夯实学生的基础。其次,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条件,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物理知识,还可以有效预习或复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微课的运用,并借助微课的力量实现物理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借助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究:
        一、借助微课,实现课堂导入
        初中物理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物理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几乎每节物理课都会留下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成绩与学习兴趣就会不断下降,而且,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无法提高。而微课的出现,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微课实现新知识的导入,导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语言,实现新知识的导入,另一种是借助实验的演示。通常情况下,语言方式的导入指的是教师借助微课视频,简单描述物理知识,从而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背景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这样再继续讲解物理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就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而演示实验的导入方式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微课播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物理现象,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理解物理现象。
        比如:在《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明确骨传导的原理,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设计了一个五分钟左右的微课,其中重点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即声音传播的完整过程。并且,在微课中播放了儿歌、瀑布声等声音。学生在观看这一视频的过程中,就对声音的传播有了一个基础的认知。笔者也根据这个视频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这样一来,不仅完善了课堂导入环节,增强了学生对声音传播的认识,还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构建起了现实生活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借助微课,展示演示实验
        物理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物理学家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成绩,忽视了物理实验教学。再加上物理实验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学生亲自动手成功率又比较低。所以,很多教师干脆省略掉了这一环节,只是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文字,并进行口头上的讲解,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微课的出现,可以将物理实验的完成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全面且具体地观察物理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确光的反射现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概念,并理解光的反射光定律,了解光路的可逆性。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六分钟左右的微课,其中完整展示了探究光的反射光定律的实验过程。学生通过实验就能够了解到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明确光路的可逆性。而且,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和探究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了实验现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体验。
        三、借助微课,突破教学难点
        在物理教学中,一定有一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晦涩的,而且,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实现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的实现完成教学难点的讲解。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微课深入观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点背后包含的物理规律,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物理思维,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同时,化解物理教学的难点,实现物理教学质量的发展与提高。
        比如:在《奇妙的透镜》的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所以,为了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人数,在教学的时候,我们设计了一个四分钟左右的微课。在视频中集中主要讲解了会聚和发散的过程,并直观进行了演示,而且,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可以集中精力研究并思考这一部分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针对性,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会更加深入。可见,微课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化解教学的重难点,还可以实现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借助微课,增强复习质量
        在物理教学中,复习环节必不可少。有效的复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及时巩固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进步,解决物理学习中的盲点,实现物理成绩的提升。但是,在传统的复习课堂上,通常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题目的练习,这种题海战术加理论的背诵模式较为枯燥单一,而且,非常不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所以,为了改变这一情况,真正实现复习质量的提高,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让学生进行复习。并且,教师要设计一些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微课,通过网络平台传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微课可以重复播放的特点,及时查漏补缺,让学生能够更高质量的完成物理知识的复习。
        比如:在《升华和凝华》的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确升华和凝华现象,可以准确说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并解释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笔者将课堂中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制作成了十分钟左右的微课。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内的网络平台观看视频,查漏补缺。这样一来,学生的复习效率会更高。而且,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再次学习这些知识,突破难点,复习巩固。可见,在复习环节微课可以发挥强大的功效,不仅能够提高复习的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微课的运用,借助微课,完善课堂导入环节,更加直观地展示演示实验,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参与到物理课程的系统学习当中,实现学生物理素养的发展与培养。
        参考文献:
        [1]郭丽君.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与模式[J].教育科学论坛,2020(29):70-73.
        [2]马春福.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措施[J].知识窗(教师版),2020(08):13.
        [3]王阳.微课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文库,2020(14):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