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锦苹
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河北饶阳中学 0539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新课程的快速推进,核心素养在各个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个人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促进了高中物理课堂的高效化发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目前,许多高中教师积极转换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调查发现,目前高中物理课堂上仍存在许多低效率的教学模式。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效率,实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结合,对于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
在核心素养培养中,对学生全面发展十分重视。在新时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对其思想认识提高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物理探究,提高其物理学习成效。而在知识积累及获取中,学生也能提升核心素养,培养优秀学习能力及习惯。在高中阶段中,物理教学会受高考因素影响较大,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知识应用及理解,在培养其学科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步提升。
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在传统观念下,高中学生在物理课堂上都是经过“投喂式”被动教育才能够获取物理知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效率和体会物理知识学习的意义也不高。长期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以后的发展不利。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有利于学生高效获取物理知识,又有利于学生未来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物理教师们将此作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教学依据。物理观念是各个物理知识点在人脑中提炼出来的重要观念,有助于学生应用物理思维认识物质;科学思维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形成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方法;实验探究是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以及获取物理知识的一种过程,对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凸显以及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科学态度与责任是学生在学习基础物理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会应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等阐释生活现象或者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指导标准。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物理核心素养后,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物理知识,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应用科学思维思考问题,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应用物理素养指导生活。
2高中物理课堂现状分析
2.1部分老师实验教学水平不高
老师在向学生讲述知识时,很大一部分的老师传统的方式来讲解知识内容,很少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去主动学习知识,特别在实验课教学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主动思维、动手做实验的能力,老师在示范的时候,学生们只会形式化的去模仿老师的步骤,这样的实验课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传授知识的作用。实验教学是要学生手和脑并用的,但是现在目前老师都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学生们的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学生们在实验中只会照猫画虎,很少自己去分析问题,让学生缺少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的学生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所以他们对老师的要求也会很高,学校尽量安排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来去教他们实验课程,而实验水平不高的老师也需要努力去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否则实验内容再好,学生们得不到好的指导也不能取得好的成绩。
2.2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调查发现,目前高中物理课堂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课堂的中心仍然是老师,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且缺乏实验教学,学生以听理论知识、记公式为主,忽视了对物理学科本质的探究。而且,在课堂上,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忽略了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基本要求。例如,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学生更喜欢教师用实验或创设物理情境的方式,但教师往往仍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使物理课堂氛围压抑、枯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未充分发挥出来。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3.1通过课堂引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堂引入环节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环节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在进行新课程“摩擦力”的教学引入时,教师可准备一个装满大米的水杯,在里面插入一根筷子。教师将筷子慢慢拿起来,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物理新知识。再如,在进行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课程:在某次高空作战演练中,一名空军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战斗机旁有一个小东西,用手一抓,发现是一颗子弹。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的能力。
3.2设置物理实验,培养实操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会涉及较多的物理实验,教师应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既能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还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地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和双手,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观察每一个小细节透露出的实验原理,合理运用物理思维进行解释和总结整理。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合作和讨论,还可以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相同的实验效果,从实验中领悟物理原理,再将物理原理应用到新的实验设计中。
3.3生活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生活、生产等提供重要依据的理论支撑,也有利于学生应用该理论指导实践。因此物理教学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生活教学法是一种将生活与课堂教学联系到一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促进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提升,也能够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当高中物理教师将生活教学法引入课堂后,学生们不仅能够快速掌握物理知识,还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服务生活的意识,科学态度与责任也逐步形成和提升。
3.4利用问题引导教学
问题是物理课堂中的常见元素,传统物理课堂中,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应用,倾向于“自问自答”,为避免该类状况发生,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以问题真正引导教学,先学后教,帮助学生就学习问题及时解决。首先,以问题引导教学,要求教师基于自学活动,收集学生的学习疑问,利用该类问题引导课堂进行。其次,以问题引导教学,要求教师基于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在把握本节教学难度、知识点侧重点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系统的教学问题,以此领导问题探究型课堂的推进,由学生尝试问题探究,由教师掌握学生探究状况,再为学生补充纠正,完善学生物理综合能力。
结语
高中物理教学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老师需要将这两样融会贯通,将核心素养牢记在心里,落实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中,再将核心素养培养和物理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其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轻松愉悦的物理课堂中掌握物理学知识,促进个人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文献:
[1]玄艳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20(19):256.
[2]徐潮福.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9):53.
[3]谢辉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探讨[J].高考,2018(6).
[4]熊翠苗.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中外交流,2017,000(04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