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琴
温州市龙湾区永中第二小学 浙江温州 325024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小学生由于词汇量不足,往往在写作的时候会无从下笔。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始终是困扰广大师生的最大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方法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
引言
我们正处于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现代小学生的语文教育也需要有多元文化的支撑,同时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效率最大化。作文写作体现了学生的表述能力、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以丰富的形态让学生进行汲取养分,提高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视野,只有在知识储备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1利用多媒体时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想象力
多媒体教学是我们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工具,当代小学生本身就生活在一个科技时代,他们对于互联网、电脑以及手机等现代工具更加熟悉,同时对于这些电器产品也有着不同寻常的热情。因此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尤其对于描述具体情境或者环境的作文,多媒体可以展示出多种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有一个具象思维的视觉冲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接下来的写作奠定好基础。例如,小学的作文题目包括自然风光、动物园、游乐园等题目,但是如果老师只是在文字上给出了学生需描写场景的题目,学生们很难想象出来。我们在给出题目之后,先对写作内容进行介绍,并采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利用媒体视觉效果打开学生的想象力大门,帮助学生进行回想和联想,那么学生可能就会将看到的图像与自身的经历或者经验相结合。另外老师要提醒学生写作不要局限于看到的事物,鼓励学生可以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添加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想象力。
2仿写的应用
在绘本阅读中,诸多文章的语言都浅显易懂,例如,在《我爸爸》这一绘本文章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这篇文章来进行写作练习,可以先从写话开始,即为:为你的爸爸画张像,并写一句话,要求为:依照“我的爸爸像()一样()”。低年级小学生的世界都是彩色的,他们的创作也都是天马行空,例如小明写出了:“我的爸爸像小飞侠一样厉害”;小红写出了:“我的爸爸像猪猪侠一样可爱”等等,在这一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换一种主语来进行仿写,例如:“()像(一样)”,这时学生们的思维已经被打开,随之说出了“妈妈像丽莎一样漂亮”“向日葵像太阳一样耀眼”等等。之后教师可以在增加一些难度,即为让学生进行人物与事物的描写,并且将两者进行融合,通过一句话来进行阐述:例如,依照“()像()一样(),也像()一样()”的方式,最后小风写出了:“我的爸爸像大树一样伟岸,也像狮子一样勇敢”。在反复的阅读和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们都表述出了自己对爸爸的爱,在训练学生写作基础上也进一步增加了其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3常练笔
叶圣陶说过:“任何技能,都需反复历练方能成习惯。写作是一种技能,要想获得提高,须反复历练。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除了大作文,笔者还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组织学生常常练笔。首先是课堂即兴小练笔。
笔者常在课堂上留出五分钟,围绕教学内容或班级新鲜事、环境天气等让学生即兴练笔。例如,有次在课堂上得知某位同学过生日,笔者让学生当场写一段文字以表达对这位同学的生日祝福,学生兴致高昂,写作热情倍增,涌现的佳句让人惊喜连连。其次是发“朋友圈”的方式。笔者以类似微信发朋友圈的方式,让学生每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在日记本中,不论长短,在不涉及隐私的情况下,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评价。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4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写作爱好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思维自然也能得到提高。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学习的发展阶段,这个时候如果学生能够养成阅读的兴趣,那将对他们日后的发展和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经过对各类文章的阅读之后,他们的思想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加上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字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这些都是写作需要具备的因素。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实现个性化写作有重要的意义。当学生爱上阅读后,学生自然会有表达自我的想法。学生通过自我创作的方式,会去思考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当学生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得到质的飞跃。
5文本对话,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组织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能够深刻认识到部分课文所讲述的内容与当代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拉近距离,学生在对文本信息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就很难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形成深层次的感知,甚至会降低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导致小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存在障碍,会影响教学有效性。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渗透对话意识,从学生与故事人物对话的角度使学生能把握文本特色,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形成更加个性化的理解,并借助文本对话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为学生创造写作训练条件,从而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小英雄雨来》课文中雨来上学一段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呈现雨来上学这一段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假设自己是雨来,在课堂上跟着老师进行阅读,共同讨论在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段话的过程中会有怎样的感悟和体验。学生结合老师的引导,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能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形象化感知。以此为基础,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这段内容,尝试通过课堂随笔的方式分析“学校的生活对雨来最后的选择有怎样的影响?在塑造雨来人物形象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能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随笔训练创造学生与小英雄雨来对话的条件,学生的文本学习能力也会明显的提升,能突出教学活动的体验性,促进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层次学习,在阅读的同时掌握写作训练中深入表达的技巧。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与小英雄雨来进行对话,能对雨来的选择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小学生机智勇敢的意志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从而循序渐进提高教学组织活动的综合效果,为小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为读写结合教学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在写作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能力,在每一次写作中都围绕一个关键点展开突破。这样他们就能通过多次练习,最终实现写作能力的螺旋上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作文内容设定主题,这样能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自主建构的效果也更好。
参考文献
[1]林馨.激兴趣促积累明方法——关于小学习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8(30):18.
[2]邹慧.小学语文作文情境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8(2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