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的创新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3月   作者:邹汉志
[导读] 当前城市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度激增,高层建筑林立,一方面能缓解城市人群住房压力,提高城市包容性,另一方面也因建筑物结构日趋复杂、人员聚集导致火灾发生时难以控制,甚至酿成巨大事故。因此,要对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创新措施进行消防监督,确保消防安全。

广东省江门市消防救援支队鹤山大队  邹汉志  529700

摘要:当前城市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度激增,高层建筑林立,一方面能缓解城市人群住房压力,提高城市包容性,另一方面也因建筑物结构日趋复杂、人员聚集导致火灾发生时难以控制,甚至酿成巨大事故。因此,要对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创新措施进行消防监督,确保消防安全。本文分析了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并且提出了创新消防监督管理的创新对策,以期为消防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  现状  消防监督  创新
        引言:
        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扩大了城市建筑的规模,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大型建筑物具有复杂的分布格局,以及多样化的功能,再加上部分基础设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增加了出现消防事故的概率,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引起火灾,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就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来说,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唯有把这些问题解決掉,才能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全舒适,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1、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1.1人民缺乏消防意识
        我国消防问题仍然处于高发期,时常出现重大火灾事故,追其原因是居民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虽然消防部门开展了消防演练,以及在醒目位置粘贴消防横幅,但是依然没有引起居民的重视,再加上部门消防实训过于简单化与表面化,降低了消防管理的实际效果。在大型商超等企业中,由于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导致消防安全培训的流程并不稳定,甚至部分企业缺乏消防培训意识,往往抱有敷衍了事的态度,降低了消防管理的效率。此外,部分人员缺乏对消防法的重视,违法行为屡见不鲜,虽然各级消防机构加强了消防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未改变本质现象,依然存在各种消防问题。例如,在部分宾馆或商场中,出现了占用消防通道、改变场地设施、将废物堆放在消防通道、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批示与审查、不打开防火门、在消防栓上放置各种橱柜等情况,为消防安全埋下重大隐患。
        1.2消防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在部分企业中,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难以确保所有人员都有上岗证书,并且缺乏集中性管理,通常都是物管部门一起监管消防安全,大部分人都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属于临时工,导致消防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没有熟练掌握消防设施。此外,在国家的消防队伍中,大部分人员担任灭火救援工作,只有很少比例的人员从事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难以满足消防监督任务的需求,尤其是防火监督工作,对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思想转态的要求较高,但是在吸收专业人才的过程中,由于报考于消防专业的人才较少,需要培养数年时间才能成为合格的消防监督员,导致消防人员供不应求。
        1.3缺乏完善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
        在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中,认为消防管理工作与自身无关,而是需要消防部门解决问题,起到了错误的示范作用,导致员工缺乏消防意识。在部分地区,缺乏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尚未建立有效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影响了消防工作的发展潜力。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消防责任的划分,施工单位与建筑单位尚未达成统一标准,导致缺乏齐全的消防设施,无法充分发挥出设备的实际价值,尤其是在工程验收时,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批程序,导致日益加剧了消防问题。此外,在部分消防机构中,管理人员过于重视消防管理工作的实体,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程序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1]
        2、消防监督管理的创新对策
        2.1构建信息化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在信息时代,高质量、高效率成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消防安全管理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消防安全信息的共享性,以实现消防安全的全面化、跟踪化、互动化管理。为此,建议构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系统,该系统集工作检查、文书制作等业务于一身的综合系统。[2]首先,该系统可以内置于手机、平板电脑终端,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仅携带手机即可实现现场检查办公。其次,该系统设置有消防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模块,便于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及工作范围。再次,该系统能够与业务系统结合,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通过“任务派发”了解自己工作任务,上级领导可以通过“工作轨迹”了解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工作落实情况。同时,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危险品查询”对比企业及团体消防设施及物品,发现隐蔽性消防问题。此外,该系统支持多种信息的传输,如现场检查信息的智能化录入、文书自动编制等,提高工作效率。
        2.2提高消防人员救援水平
        消防人员作为消防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力量。消防人员的工资待遇应当根据其职位的工作难易危险系数适当增加。社会各界人员应当对消防人员这一职业给予足够的尊重,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社会每天将会有更多的生命受到威胁。消防人员的努力应该得到回报。因此,我们更要加强对消防人员的培训。就我国消防现状来说,大多数的消防人员存在着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问题,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培养具有知识和实践的消防员对消防人员进行理论实践,非现场调查,也要提高其消防救援经验,使其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从而提高救援水平,减少生命的损失。
        2.3明确检查目标,细化检查内容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管理、监督、检查计划,重点检查建筑的总体平面布局,包括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是否充足、消防车道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设置消防车登高场地、建筑外保温材料是否可燃、建筑周边是否配置消火栓等设施。同时,针对建筑室内不同的功能,进行精细化检查。如会议厅等人员聚集的场所,重点检查其楼层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具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设时是否破坏防火墙等分隔设施。此外,检查建筑内是否设置防烟楼梯间以及消防电梯,安全疏散通道指示标识是否清晰。最后,检查建筑内消防设施及消防控制室,重点检查消防设备设施是否损坏或被挪动位置,消防控制室是否设有联网监测系统,每日是否有两名以上值班人员。
        2.4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约束机制。转变以往由上级领导决定管理力度的状态,构建公众、消防部门多元监督体系。一方面,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决策小组,组内成员由具有多年管理经验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组成,负责沟通并共同决策重要及有争议的管理行为,保证消防安全管理的公平性、可操作性及透明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公众的主动性,搭建消防举报平台,实现消防管理的全面覆盖。其次,建立服务机制。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本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因此要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以维护公众合法权益为己任,规范自身管理行为。最后,建立长效机制。将管理质量纳入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中,激励管理人员投身工作。同时,对于管理人员的不作为行为进行严厉惩治,维护消防部门形象。
        3、结语
        综上所述,消防安全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而且还关乎国家的发展。消防人员需要积极解决消防问题,确保消防安全。要构建消防安全管理及隐患排查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增加管理资源;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保障机制,促进消防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刘晓虎.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37-38.
[2]任章龙.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7):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