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周丽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3月   作者:周丽
[导读] 随着环境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环境监测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充分认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从而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武汉市身份证号码:4201171989102****3  周丽     430000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环境监测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充分认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从而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1导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由于城市化的不断深入,随之而来的便是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快环境治理的进程已经成为了当下最关键的问题。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监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监测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环保工作的整体水平。
        2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意义
        伴随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工业对于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污染以及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受到了破坏。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想要将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落实,首先需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由此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工作主要的意义在于能够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从而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未来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数据将会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基础,因此为了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真实有效,需要在其他领域的数据监测中吸取一定的经验,从而保证监测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进步。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内容
        3.1监测人员的管理
        环境监测包括空气、水体和土壤等多个项目,每一个项目还包含更加细致的分类。为了获取准确科学的监测数据,不仅需要精确的仪器设备,还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技术监测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监测工作人员是监测过程中的重要主体,他们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监测人员的管理是管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3.2仪器设备的管理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仪器设备的科学规范管理,有利于促进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不同的监测内容需要不同的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仪器设备的管理一般包括及时采购必须的仪器设备,使用前仪器设备的调试,使用后仪器设备的保养和校准等。
        3.3技术规范的管理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指对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种类逐步应用到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技术对于监测目标有着明确的指向性,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标准物质的管理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标准物质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标准物质是否有效准确地使用,直接影响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因此,加强对标标准物质的管理,可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测试时,除了考虑监测人员、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损耗以及使用年限的影响外,还可以向上溯源,评定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是否达到要求。
        4.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4.1监测工作基础设施不完善
        环境监测属于一项专业活动,在监测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设施。


而在当下我国由于各项原因的限制,导致使用的环境监测设备依旧是较为老旧的版本,未来为了更好的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精确度,需要进一步提升监测设备水平。
        4.2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在我国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我国当下环境监测方面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这种问题在于经济不发达的城市中更为明显。未来为了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平,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拥有足够强的责任心以及责任意识,同时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4.3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善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我国当下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正在迅速提升。但是我国当下环境监测标准以及质量控制措施依旧处于不完善的阶段,而这与时代的发展存在着不符的现状。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升环境监测管理技术水平,从而更好的将环境标准得以落实。
        5.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5.1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加强宣传和教育,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机构工作人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深刻认识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设需要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其次,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的建设。通过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对质量控制的要求、质量控制的手段以及质量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推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再次,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预测机制。对环境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充分地预测,制定预防措施,能够在环境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最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要依据具体的情况,只有结合实际问题的体系建设才能实现持续有效的发展。
        5.2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
        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对提高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环境监测人员的培养,推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增强环境监测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增强团队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正确认识本职工作的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工作目标。其次,要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除了安全责任意识、环境监测标准和仪器设备使用规范等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加强质量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既有专业监测技术又有高水平管理能力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
        5.3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层面结合进行提升。一是需要不断系统完善环境环境监测法律法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体系;二是完善环境监测监督机制,利用现代的信息化监测技术,实施从现场调查、确定方案、优化布点、现场采样、样品运输、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报告编制与审核签发等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三是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四是加强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引进,如GPS定位拍照等技术手段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供技术保障;五是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对监测结果进行科学高效地统计分析与挖掘。
        6结语
        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升,人们对于环境越发重视,而作为环境监测部门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以及技术,重视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从而提升我国当下的环境监测管理水平。除此之外,未来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使用系统化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来解决环境监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这能够帮助环境监测数据实现更加科学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有着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芳莉,费翔,俞惠颖.如何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提升检测水平[J].科技风,2019(36):127.
[2]倪文龙.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J].居业,2019(12):7-8.
[3]阚丽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104.
[4]王家鹏.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1):232+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