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辉
德化第六中学
摘要: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有效的教学已成为每位中学数学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成为有效的教学时间,并鼓励数学学习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这些问题就变成了每个初中数学教师都应该开始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有效数学教学的具体策略:建立兴趣、促进协作和分层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学科;教学策略
实行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学生不仅需要为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并鼓励学生掌握应用数学的基本技能,还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这些策略来实现有效的教学。
一、创建特定的数学情境
兴趣是终身学习的最强大动力。为了有效地教学,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集中精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部分的兴趣,以便学生真正热爱数学并准备好学习数学,然后让学生回到主课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创造有问题的情境意味着教师认真计划某些客观条件,例如提供学习材料、实践练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并自觉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散困惑并揭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需的条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本质是揭示对象中的矛盾或在主题中引起冲突,打破现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以激发思维,激发其内在倾向,并鼓励学生探索,积极学习和建立自己的思想建设。造成这种问题的情况有哪些形式?包括紧张情况、实际模型问题情况、未解决问题情况、直观或实验情况以及喜悦情况。简而言之,在数学课上教授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总结具体的策略。教师需要找到方法来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并考虑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创造尽可能多的问题情境,并最终发展学生的思维形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概率”部分中,通过教授知识点“使用普查方法来发现概率”,教师可以创建“绿色”转盘来创建游戏环境,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使用硬纸板和小木棍制作两个圆形转盘。转盘A分为两个半球,两个半球分别标记为“紫色”和“黄色”,转盘B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蓝色”和“红色”、“绿色”;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玩家一次旋转两个转轴。如果转盘A的分数为黄色,而转盘B的分数为蓝色,则玩家直接获胜;然后教师将让学生再次回来。一张桌子列出了所有可能的游戏结果,并使用普查方法找到了可能性,最后教师要求两个学生将转盘转50次,记录结果,然后与所需的概率进行比较,并给学生一个总结,以加深学生在游戏情况下对概率和概率方法的认识。
二、建立数学学习小组并有效合作
心理学家多次强调,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应该巧妙地利用与学生合作的机会。协作学习要求协调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课程的特征,而不是盲目地滥用课程。首先,必须根据需要量身定制协作学习。由于内容简单明了,学生可以独立学习并有共同的理解;由于教师需要解释知识密集型内容,因此教师需要认真考虑以确定合作内容。其次,合理调整学习时间。为了确保协作学习不会成为一种形式,也不会影响学习效果,设定协作时间也很重要。合作时间可以长也可以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一堂课甚至多堂课中相互协作,互相学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简短地讨论和辩论。但是,对于每次协作学习,教师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表达意见并充分表达思考活动的过程。教师应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小组,并帮助学生将协作范围从教室扩展到外界。
最后要合理分组,协作学习应合理地分成研究组。由于学生年龄小又好奇的特征,并且学生在能力、爱好和个性特征上存在差异,因此也应该灵活地协调学习小组。学生将从快乐的协作和发展学习技能中受益,这里有四种类型的小组协作,即异类小组、同类小组和随机组合小组以及自由组合小组。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各有优缺点。为此,教师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优势,避免出现劣势,并根据班级和课程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出灵活的选择,以便协作学习可以取得最佳效果。在协作学习中,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以使学生具有协作意识和对协作基本规则的理解,例如教授协作技能。
例如,在教授“直角三角形解决方案”部分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以下问题:如何看待与矩形三角形解决方案相关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使用矩形三角函数、矩形三角形的解以及类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来测量建筑物的高度?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共同讨论这些问题,制定房屋高度测量计划,并利用课外时间实际完成测量,结合实际房屋高度进行误差分析,然后组织小组讨论结果、测量计划并将研究结果整理成研究报告。然后与其他小组分享并开始进一步的讨论,以鼓励有效的学生合作。
三、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和科学分层
通过分层教学方法,使分层更加科学,并增加对有效数学教学的积极促进。首先,学生分层的体现:在学生考试阶段,根据学生的完整理解对学生进行分类和分层。分层的主要条件是基础和年级,并且具有同等基础的学生可以容纳在同一水平。同时,在进行分层时,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科的互补性,力求互相鼓励、互相鼓励、学习长处并加以利用,同时提高成绩,为学生创造更多有用的研究。其次,教学过程体现了分层:教学过程的分层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水平上。在课堂上,有良好基础的学生会多次解释同一章,以增加难度并增加问题数量;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减少班上所有学生的学习难度,减少对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可以在班级中获胜,进行针对性学习,逐渐使学生对学习增加自信心和逐渐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用单个变量求解二次方程式时,对示例问题的解释进行了优化,并且在测试过程中反馈效果明显,这体现了优化示例的优势。
第三,作业反映了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执行分层处理,并且作业也应该同步。由于学生的教学要求不同,因此自然也应该优化学生的作业。通常,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功课难度更大,内容量更大且更具创新性,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功课则设计得更简单,更容易掌握。在设计练习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管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了解学生的转变,并体现分层作业的优势。第四,评估反映了分层。评估是验证分层教学的重要手段。上面的几个参考资料已经分层处理,因此也应该相互对应。评估中使用的试卷和其他方法事先经过精心设计,但有一定的难度和控制力,基本上适合所有级别并反映其各个阶段的学习条件。让学生感到通过多层次的评估学到了一些东西,体验了学习的成就感,建立了学习信心并鼓励学生学习更多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体而言,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情境,有机地提取开放性和探索性数学问题,建立数学学习小组以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合作以及实施三种策略来实现有效的教学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科学分层和合理的分层标准以实施这些策略,教师应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所有数学教学活动集中于学生,并重视学生的核心作用,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6(3):173.
[2]张克年.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17(11):106.
[3]胡世刚.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基教探索,2014,28(2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