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视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室授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俞静宇
[导读] 2020年4月20日,疫情来临之后,第一次正式复学。金华各地中小学校采用分批开学,错时上学的方式,以此保障全校师生生命安全,确保复学工作有序开展。为将校内交叉感染风险降至最低,截止目前,我校专用教室皆未启用,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皆采用在原班级教室进行授课。

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小学   俞静宇     321000

摘要:2020年4月20日,疫情来临之后,第一次正式复学。金华各地中小学校采用分批开学,错时上学的方式,以此保障全校师生生命安全,确保复学工作有序开展。为将校内交叉感染风险降至最低,截止目前,我校专用教室皆未启用,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皆采用在原班级教室进行授课。当信息技术课从专用的计算机教室移至普通多媒体教室时,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进行授课?微视频在此过程中的运用,对信息技术课的开展又有何裨益?
关键词:微视频 信息技术 教室授课
        从2009年的微博,到2011年的微信,再到2012年的快手短视频,再到2016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抖音,随着社交媒体软件以及各类网上交流平台的蓬勃发展,“微”时代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已悄然渗透进人们的社交与学习中。从老人到小孩,生活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开始习惯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进行碎片化的学习。
        在疫情期间,为响应“听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地教师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队伍之间,更是彼此戏称“主播上线”,录新知识授课的微课,录错题的讲解短视频,录锻炼身体的居家运动创意show,录“疫”路有心的“心”航线……在疫情期间的网课学习中,虽有直播授课的网课形式,但各科学习微视频也是占据半边江山。时间短,内容短小精炼,主题鲜明,针对性强,这是疫情期间各学科微视频的主要特点。而当信息课从专用计算机教室移至普通多媒体教室授课,信息教师又该如何去吸引原本就容易“分神”的小学生们?经过复学两周的实践,或许微视频是一种强有力的辅助。
        一、教学环境改变带来“落差”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能直接影响人的各方面心理机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开展学习,能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与学习动机,而在此过程中,收获到良好体验,体会到积极情感,从而让学生的大脑运转保持在最佳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反之,消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消极的情绪体验,会阻碍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从专用教室到普通教室,从每人一台电脑到全班一台电脑,改变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教学环境,更是对师生内在的心理教学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孩子们心里存在落差,授课教师心里更是存在落差。而紧随着这一份“落差”之后的就是对教学的“迷茫”。
        小学阶段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安排一课时,每节课时长为40分钟,而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热情更为高涨,这一份高涨的热情中,一大部分原因是每人一台计算机所带来的的感官刺激。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热情的下调,更是对教师处理教材能力与课堂掌控能力的考验。
        二、教学方式变更缩小“落差”
        教学方式是基于教学环境等因素而制定,如果基础变了,教学方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



        譬如,四年级下册“遨游网络”这一单元,依照原本的教学要求,在专用的计算机教室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基本备课思路如下:将这一单元设计成一个主题知识来进行学习,所有资料的查找、整理都围绕这一主题来进行,随后在《网络摘记》这一课,以一个主题作品来进行展示,以此来提高对教材处理的完整性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事先规划好所需查找的内容,让学生在浩瀚的网络中进行搜索时,既锻炼了学生对搜索内容要求中的信息提取能力,也让课堂教学环节推进更具有目标性。
        而此时,教学环境变至普通多媒体教室,原本教学中实际操作部分,明显无法在普通教室推进,教学方式的调整势在必行。本学期任教年级为三年级与四年级,翻看本学期教材,三年级以打字学习为主,四年级以网络搜索为主,都是实践操作类为主的课程设置,各15节课。在普通教室,意味着大部分学生失去了课上实践操作环节,若教师将机房里原本属于动手实践的时间,全部用讲解操作技能来填满,明显不符合当下实情,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可操作性也不强。
        在过往学习中,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几乎是信息课开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教材所要求的技能目标,可是学生却往往缺少对技能背后技术发展史的认知,以及计算机发展历程中重要人物的认识。而此时,教室授课就提供了这个教育契机,而微视频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极易分散的注意力,再次快速进行聚焦,同时也让学生因教学环境改变而有所低迷的情绪得到弥补与调整,另外也给予了“不善讲故事”的信息老师,得以调节与学习的间隙。
        三、教学内容调整弥补“落差”
        回顾过往教学经验,现在坐在小学教室里的孩子都是出生在21世纪的孩子,他们成长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若是课堂里没有了打字实践,没有了上网搜索,他们就一筹莫展,我相信你一定也是万万不信的。他们生活的环境,造就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信息敏感度。
        通读三四年级下册教材,并结合学生过往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以及本学期上课总节数,在复学两周,我将三年级课程调整如下,与大家做分享:
        第一单元《Windows小秘密》两课合为一课进行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回顾如何打开画图软件的过程,重新熟悉电脑操作界面。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微视频,教授如何改变窗口大小、移动窗口。唤醒学生计算机使用经验,与学生一起探索桌面背景的改变方式有哪些。增加学生经验分享与表述的过程,减少教师单方面讲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氛围良好,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的就是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再比如第二单元正确指法演示,提供微视频的动态展演,学生不仅可以在课上直观认识到各个手指的安家之处,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反复的观看模仿,重温课上所教。
        与此同时,利用优质的微视频,准备精心的问题预设,设计穿插课外拓展知识,如“为什么叫屏幕保护程序”、“键盘的历史”、“键盘为什么不按26字母顺序排列”……从“带着问题去看微视频”到“发现追问问题”,不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是打开了学生问题思考的新视野。
        在精心准备的微视频内容前提之下,再来一套无线鼠标与键盘,通过“幸运学生”的设置,因教学环境改变所带来的“落差”,因为老师准备的一点一滴惊喜,而慢慢被弥补,普通教室里的信息课,原来如此精彩,信息技术的世界原来如此巨大,一本薄薄的信息书,原来其背后如此的丰富多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