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下   作者:强国良
[导读] 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缺一,二者不分主次。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而对于孩子的品性来说,家庭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注入到班级管理之中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班级管理健康,有序发展。

强国良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水沟镇中心小学  721103
摘要: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缺一,二者不分主次。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而对于孩子的品性来说,家庭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注入到班级管理之中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班级管理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108-01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但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从四个方面向大家讲述自己和班级的故事.........
        (一)分岗位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
        一年级的小不点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动手的能力差。第一学期的卫生基本都是老师自己打扫,也教,各种示范,起码要把所有孩子教过两轮之后才能有基本的打扫本领,我积累经验后,详细分工,小朋友记住自己的岗位任务,邀请家长指导劳动,不代替打扫。每天打扫结束后,小组长和家长对应表格上的区域检查卫生,保证卫生不留盲角。
        因为每年的班级情况不同,今年安排值日时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做出了改进。按座位就近编号,六个孩子值日一周,这样就不容易忘记值日岗位,学到的劳动方法也会得到很好的巩固。每天晨会课及时总结前一天的卫生情况,给优秀小组加分,每周评选出家长最佳指导员和班级劳动岗位小明星。我的班级劳动小岗位还有了到家庭劳动小岗位的延伸——摆放鞋柜,收拾书架,摆放碗筷……不是一次,是一个岗位的坚持,是长久的锻炼。
        (二)小小的主题却有大大的收获。
        一年级的孩子作业不多,所以,每周的主题活动成了美好的放松,让很多家长找到生活本该有的样子。可以让孩子感受外面的世界。放学路队中常有孩子抱着书包、水杯、书本、外套……一路掉了捡,捡了掉,真让人哭笑不得。为此,班级开展了学会整理和“我为妈妈做件事”等活动。其中“我为妈妈做件事”把学校的活动延伸,让家长有了写随笔的开始。活动开始,先是两位妈妈在家长群里上传了文字感受,文真字切,第一时间感动了她,然后,韩老师把自己的感动发表在班级群,当天晚上,到11点还有家长不断上传文章。真的是浩浩荡荡。交来的文章或长或短,字字句句,无一应付。那些初为人母的喜悦,陪伴过程的欢乐与不安,那么多的反思……所有的文字都浸透了爱意,让读的人都觉得满屋生香,从心底泛出美好来。
        (三)家长课程的魅力。
        家长课程活动定在每周五的晨会课,一位家长主讲,一位家长旁听并负责记录和分享。



        第一位参加活动的是位护士,张贝尔妈妈,教给孩子7步洗手法。旁听的家长及时拍下课堂的精彩瞬间同步在班级群中,上传的听课感受让家长们对这堂课的内容和孩子们的表现有了清楚的了解。每一次我也会紧随其后,用文字表达感动和按捺不住的惊喜。
        有一次家长进课堂的主题是关于货币。那位家长讲货币从贝壳到人民币的演变过程,引导孩子发现人民币上不容易被发现的内容,从国徽的发现教育孩子爱护人民币,教孩子怎样处理零花钱……最后漂亮的结尾:孩子们,记得在接触过人民币后要用张贝尔妈妈教给我们的洗手方法把手洗干净哦!真是精彩!下课了孩子们都意犹未尽。第二天我把这篇长长的听课感受发在班级群里,希望能叫醒一些“装睡”的爸爸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和生活。
        因为家长进课堂让每个周五都多了份期待。在家长课程里,大家看见讲课家长用心准备的精彩课堂,看见听课家长的用心分享,看见老师的用心良苦,看见孩子们的收获和成长。无形中有一股力量把大家带动起来,一群人的朝向美好,积极向上。根据家长的职业特长,她们还准备研发“游戏课程”“研学课程”“电影课程”“营养美食课程”等等。
        (四)家长读书的卷入。
        1、孩子监督父母。我从第一次家长会就跟家长们立下每天要有固定亲子共读时间的班规,让这件事有节奏,成习惯。所以要求家长每天尽可能在固定的时间、有固定的时长,大声为孩子朗读,并把阅读内容在班级群打卡。除了亲子共读,父母和孩子还要有独立的阅读时间,并互相监督。给家长的建议是最好在孩子看得见的地方进行自己的独立阅读,这种不让孩子刻意监督却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实在看不下去就先从装开始。
        2、老师引领父母。一年级的家长和老师从陌生到了解,有一段长长的距离。取得家长信任的最好办法就是看到孩子的进步——日常,活动,另外经常分享班级的点滴小事让家长感受到真诚,哪怕是一个活动的布置,都是一次引领家长进步的机会。信任有多大,工作开展就有多顺利。每次外出学习,我都会及时把外面的精彩世界带到家长们面前。知己知彼才清楚差距,差距会成为动力。定期召开父母读书交流会,他们的阶段阅读被展示、分享、评价、反馈,在和老师、班上的其他家长面对面时,平时不大读书的家长总会有种“总要等到考试以后才发现该念的书还没有念”的悔意,对那些优秀家庭成长故事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每一次都会有一些父母被触动,被改变。
        3、父母带动父母。让优秀的家长,结合读书教子的反思,让身边的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和优秀家长只差一本书的距离。让他们看到榜样家长就在身边,这会让更多父母有方向。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对:“让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家长成为最好的家长,我们的教育生活就有了长久的幸福和完整”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
参考文献:
1.乔建中主编《班级德育理论与操作》
2.《教育研究》2018年第四期
3.《陕西教育》2019年第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