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虎
西安市房地产经营一公司 陕西省 西安市710001
摘要:混凝土是现代建筑领域中最常用的材料类型,其施工质量与建筑产品的使用安全性、结构稳固性、寿命耐久性密切相关。现阶段,随着高层建筑、大规模建筑的日益增多,几何尺寸在1m以上的混凝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施工实践当中,并发展成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着力点。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展开探究讨论。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明显加强建筑工程的结构韧性及整体强度。然而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收缩和裂缝等问题,因此,保证工程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工作的良好开展,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管理工作,如此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更加科学的应用,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更加良好的工程施工效果,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注意事项概述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要想全面提升施工成效,要保障施工操作流程能得到有效优化,这样能基于各项技术展开施工。在施工中对各个环节规范化控制,能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成效,保障各类原材料在应用前能得到有效检测,防止选用诸多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首先要做好混凝土材料配置管控,对各类材料规范化选取,对各类材料配比进行控制,能有效提升材料应用效率。此外,当混凝土材料配置完成以后,在搅拌活动开展中要防止运输环节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混凝土配制区域与施工区域之间保持相对较近的距离,防止长时间运输对混凝土整体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最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做好各个施工环节集中管控,全面做好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操作,能有效规避混凝土裂缝问题,突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成效。
2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分类
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影响因素非常多,不同形状、不同性质的混凝土导致的裂缝出现的情况较多,通常说来,裂缝引起的因素主要有:结构内部引起的变形、荷载的不同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程度大小等,在这里,建筑结构温度的变化、混凝土收缩、沉降程度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所占比例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剩下百分二十原因与荷载问题密切相关,此外还会受到不同的环境因素如地震、冻胀、火灾、剧烈碰撞等影响,因此,针对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塑性沉降裂缝、徐变裂缝、应力裂缝和施工裂缝等,对于这些裂缝的成因辨别能较好地找到它们真正的内在影响,如施工裂缝的产生有可能是现场振捣不到位、材料配合比不当、选择的材料不合格等。按照裂缝分布不同部位分类,可以分为不规则龟裂、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向裂缝、X形交叉裂缝、八字和倒八字形裂缝等,按照时间分类可以分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和后期正常使用发现的裂缝。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施工配比
在施工活动进行前,需要对混凝土材料类型与具体用量进行试配。在此当中,需要在保证满足工程施工设计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对水泥材料用量进行尽可能的减少。在混凝土材料当中,骨料具有较高的占比,需要能够选择具有较小膨胀系数、良好级配且表面清洁的骨料。砂子可以选择二区中砂,其中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碎石粒径控制在5~30mm之间。在具体配置当中,可以对一定量的粉煤灰加入实现对水泥材料的替代,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保证其在细度方面同水泥颗粒具有一致的特点,在对水化热问题有效缓解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水泥量节约的效果。而为了能够延迟水热释放速度、减少水化防热量,则可以选择中、低水化热材料,如矿渣硅盐酸水泥等,同时做好水泥用量的控制。
3.2混凝土运输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大多都是通过搅拌运输车辆运输混凝土,其中搅拌运输车属于运动状态,将会受到外部环境要素影响。对输送结果会产生较多影响,导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正常情况下,施工管理部门要注重对混凝土运输线路与运输时间进行精确计算,降低运输偏差,避免对混凝土存在状态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防止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技术人员要注重对泵机中容易损坏的零件合理配置,还要规范化检查输送泵密封情况。
3.3加强控制结构变形产生裂缝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结构设计前需要对整体结构受力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房屋建筑工程中高大楼板、梁、柱等受力较为集中的部位,要充分考虑到结构体中的混凝土过度集中密集受力较大,可适当增加构造配筋密度来降低裂缝的发生可能性,钢筋位置正确且保护层厚度合理,适度增加的钢筋对房屋建筑整体结构受力均衡分配有良好的作用,能较好地控制裂缝出现的长度。房屋建筑中应力集中的结构如梁、板等部位,进行混凝土施工需要根据施工工艺、设计需要进行分片、分块、分层浇筑,振捣时应均匀和保持合理速度,浇筑过程应保持工艺连续性,施工缝的设置不能随意设置要科学合理,长度超过规范要求的房屋结构依照设计浇筑混凝土后浇带,对混凝土构件模板和支架的刚度要严格控制,拆模时间不能过早或太晚。
3.4温度控制管理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温度是一项重要的因素,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外部温度来说,在实际控制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对此,则需要积极做好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在施工当中,需要通过液晶数字电子测温仪对温度进行检测。首先,可以在混凝土上不同位置对温度点进行设置,通过测温仪对不同位置温度进行检测,做好温度数值的记录。在此过程当中,对温度点进行科学选择十分关键,需要结合混凝土浇筑温度应力分布规律与对称性进行选择。具体来说,可以结合混凝土内部温度对不同温度点平均值进行估计,之后结合外部温度做好内外温差的计算。对于混凝土养护来说,需要保证内外温差在25℃以内,基底同基面间温差在20℃以内,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测试结果做好养护方法的选择,做好混凝土温湿度控制。
3.5混凝土养护的技术工艺
最后,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相关人员还需对混凝土实施较长周期的保养维护,以保证混凝土处在健康的成型状态当中,避免裂缝故障、沉降故障等负面情况出现。而在混凝土内外温差达到25℃左右时,再覆盖上毛毯、二层塑料膜等加护措施。养护时长达到7d时,拆除侧模,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长达到15d时,终止养护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混凝土承台的质量得到了充分保障,实现了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该项技术的运用能够加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强度,确保工程更加良好的安全性。然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不足,这是需要我们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并做好相应的养护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混凝土收缩和裂缝预防措施,如此才能保证工程良好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璠.平面设计元素在空间中的运用分析[J].设计,2019,32(17):159-160.
[2]王同冲.平面设计因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借鉴[J].居舍,2019(23):87.
[3]孙靖茹.平面设计元素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7):120-121.
[4]孙春雷.平面设计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之研究[J].居舍,2019(18):24.
[5]李鹏月.论审美构成元素与空间设计[J].美术文献,2019(0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