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玺阳
国网常州供电分公司,江苏,常州,213003,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此极大的推动了各个前沿领域的发展,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要求不断提高。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在继电保护模块展开研究,善于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使我国电力行业进入世界前列。本文主要讲述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继电保护两者的联系。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关系
引言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前,随着5G通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在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成为电气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在现代电力技术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对于电力系统的检修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在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电力设备的元件是其保护的主要内容,例如发电机、变压器这些在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中基本能够实现设备的高校检测和维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目标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关联的。
1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具体形式
前期,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电力系统的情况,设置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具体形式,如继电故障辨别使用的算法、采用的评判指标、启动跳闸、警告显示方法等内容。电力系统在继电自动化保护下正常运行,出现问题时,信号输出会辨别故障,引发保护动作,对电力系统直接采取措施的同时向人机交互的设备进行报告,报告的紧急程度和故障的严重程度相关。自动化保护可以确定故障并且有消除异常的办法则对人机交互设备进行普通报告,如果需要人为确定,就要做出决策发送警告。
2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与继电保护的联系
2.1电力系统自动化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要想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自动化,将会对继电保护提出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必须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充分体现出其优越的性能要求。电力系统实际目标就是服务于我国广大用户,为了满足广大群众需要,维持电力系统高效率运行就需要提高继电装置的性能,要使继电装置能够与电力系统相匹配,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2)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具备较高的灵敏性。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优化更新时,需要提高装置的灵敏性,继电装置的灵敏性越高,就越能在短时间内发现电力系统出现的各种故障,并且及时发挥保护作用,以免造成重大事故,而且高度灵敏性的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故障,还能迅速明确故障位置,及时发出故障信号,要求人员及时处理,对整个电力系统排除、处理故障都提供了便捷。(3)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具备良好的选择性。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了拒动情况,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就要针对故障路线与相邻的电力设备、路线相隔开。这种选择性就是主要针对故障,将故障位置及时从这个电力系统中隔离出来,避免影响其他路线。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最大限度对电力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2.2?继电保护系统运行准则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有着明确的规定,继电保护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继电系统的可靠性是基本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应该要做到满足消费者需求,对消费者日常需要做出合理配置,提高继电系统可靠性。对选择性的要求:在通电线路发生短路时,通电系统能够准确的进行调整,对问题线路进行相应的隔离,对安全线路起到维护作用,把区域线路损失降低到最小。对灵敏性来说,当通电线路发生短路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区域,并做出调整,实现整个线路的正常运转。
2.3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核心
电力系统无论是在实施自动化改造还是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多种类型的故障,并且是无法完全避免的。继电保护在遇到某种故障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避免故障蔓延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运行。
如果不重视继电保护设备的运用,则电力系统部分设备存在问题或故障时没有及时制止,则会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还会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需要得到相关电力企业的重视,通过不断加强对继电保护的管理工作,来避免电力系统受到更严重的故障威胁,减少电力系统故障出现的概率。与此同时,电力企业不仅需要将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到电力系统当中,还需要明确其发展趋势,合理融入自动化技术从而实现更加智能的继电保护,为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3.1变压器保护
我国对变电站规定了严格的电力输入与输出值,因此变电站要对电力的输入与输出进行严格的控制。为了不影响正常电力供应,就要在实际操作中做到配电方式的科学性,同时还要注意电压的可控性,以保证变压器保护装置对电流的控制,直接保护自动化系统的配电功能。
3.2作用于发电机的保护
在发电机上结合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1)重点保护,发电机定子可与线圈在绕转过程中发生短路状况,这样就会引起局部发热,发热部位可对接触的绝缘层造成影响,进而对发电机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停止运转,因此考虑在定子与线圈间安装继电保护装置,以保证定子可正常围绕线圈运行。(2)备用保护,如果在电机定子绕线圈转动时出现负荷降低的情况,可以利用继电保护装置阻断电源这一点来向调试人员发出信号,以及时调整。
3.3配置线路保护
线路保护比较复杂,工程较大,单一模式不可能完成对整个系统线路的全部保护,因此自动化系统包含了线路管理的集中式、电流后备式、通信检测、信号收集、处理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相互协同,对保护整个电力系统电路起到重要作用。
3.4注重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提高电力继电保护的效率
众所周知,我国计算机网络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与创新,其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能够发挥自身的效果与优势。因此,为了确保电力系统高效稳定发展,还需要注重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从而强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性能,提高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充分发挥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效果,为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3.5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的理论依据有混沌控制、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等等。这些不同理论依据将被运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各个部分。其中神经网络控制是整个继电保护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收集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数据,然后进行分阶段对比,最终分析得到一份关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分析报告。
3.6注重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整体工作效率
在电力系统实际稳定运行的过程中,虽然需要高度重视继电保护设备的运用,但是仍然需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电力系统运行故障现象的发生。对此,相关电力企业可以制定培养方案,并定期开展考核,明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逐渐将新型技术与知识渗透到培训当中,同时需要加强管理与制度的制定,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重视自身的责任,并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胜任电力系统的各项工作。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电力系统实现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能够很好的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电力系统中灵活运用继电保护,并与自动化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自动化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9(13):175.
[2]江飞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及自动化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8):181-183.
[3]赵峻岭,彭宗旭,周攀.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电工技术,2018(8):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