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鹏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电力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电力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长期存在,电力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应对突发安全事件能力低等问题依然突出。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将会带来直接影响,在社会上也会造成恶劣影响。本文就当前电力企业在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电力应急 管理体系 应急能力 建设
0 引言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影响着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也对社会公共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自然灾害、基础设施、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有可能引发电力系统事故。不管是哪方面原因引起电力事故发生后,都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直接影响。当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或不安全事件,会造成工厂不能正常开工、学校不能正常教学、医院不能正常就诊、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等等。因此,如何提高电力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如何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如何降低社会影响,如何提升承担有效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目的,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现状
近几年来,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这方面的一些制度文件,如《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599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第54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规【2017】1986号)等等,这一系列文件的下发,充分体现出国家对电力应急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说明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对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已基本构建了涵盖应急指挥平台、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的电力应急体系,电力行业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强化。电力行业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已初步形成并在不断完善,其实施效果也在近年来各种事故灾难之中得到检验和提升,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供应。
2 目前电力应急管理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电力行业应急管理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较于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细致严格的标准、规范要求,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与应急能力建设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电力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应急管理体制要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属地为主、分工负责的原则,完善国家指导协调、地方政府属地指挥、企业具体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电力应急管理体制。但往往存在不少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应急指挥机构专业能力欠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不足等问题。当发生影响较大的安全事故或事件时,应急救援作战能力差,造成事故后果或社会影响不良效应增大。
(2)电力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发电企业由于人员工作性质的局限性,对于外延领域知识掌握欠缺,虽然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应急管理人员,但由于应急事件培训和情景演练少,思想麻痹,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或事件,不是忘了应急救援和信息报送的相关程序,就是各种问题的处置不当,大大增加了应急处置的风险,延缓了应急处置的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
企业虽然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电力行业应急预案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各级电力企业之间、电力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无法形成有效衔接。二是部分企应急预案内容照搬照抄,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脱节,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不强。三是很多企业制定了应急预案,也规定或者制定了应急演练的方式方法,但应急演练工作并未落到实处。四是应急能力评估工作流于形式,“专家”评估后的预案,漏洞百出的现象普遍存在。五是专业性强的应急处置方案是企业自己审核备案,由于专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很多处置方案内容不完善,或未进行桌面或者实战演练。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最终导致很多企业的应急管理形同虚设,应急预案根本无法有效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4)应急能力体系不健全。一是应急队伍综合救援能力不足。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存在专业范围狭窄、人员应急救援知识不足、应急装备缺乏、应急培训及演练基础条件欠缺等问题,导致应急队伍综合救援能力难以有效提升。二是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应急物资储备不完善,突发情况下无法保证应急物资的正常使用。三是应急培训、演练工作开展不规范,形式和内容单一,对培养应急救援队伍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方面收效甚微。四是应急联动能力有待加强。电力行业应急救援力量分散,未完全建立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
3 如何解决企业在应急管理面临的问题
(1)健全应急管理体制。企业要统一思想,按照中央、属地、企业分级分工负责的原则,不断强化自主管理,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专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应急管理机构,配备知识经验、管理能力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人员担任应急管理人员,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与工作标准,明确和落实应急工作职责,落实资金与装备保障。
(2)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一是企业应建立、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建立与地方政府的应急会商制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二是企业应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开展行业间电力应急合作,形成应急信息、资源区域共享。三是企业应建立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与气象、地震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与政府应急办、消防部门、医院及相邻企业的常态联络机制等。
(3)强化应急预案管理体系。一是按照规范编制应急预案,对于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各个环节,都应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二是加强应急培训。依据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完善应急演练策划、培训、实施、评估等环节的工作机制,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确保应急演练工作成效。
(4)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电力企业应建设综合型、专业型应急救援队伍,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应急资源,配备与开展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人员力量,配备覆盖各专业、各环节的应急人员,加强救援装备建设。二是加强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实现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由示范性、展示性向实战化、基层化、常态化、全员化转变,加强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做到岗位、人员、过程全覆盖,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三是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方式及数量,为应急救援提供物质条件。四是制定应急物资采购、调拨、使用、更新等环节的相关标准、规范,确保应急物资在紧急状态下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4 结束语
本人通过对近几年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在安全生产中具体应用情况和实施效果的剖析,总结分析了电力企业在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国家在应急管理体系、应急能力建设、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管理等方面出台的一些文件,对如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如何扎实落实应急管理工作,如何增强应急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望能与之有所借鉴,以求共勉。
【参考文献】
【1】陈安,陈宁,倪慧荟,等,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秦琦,电力应急救援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