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重庆 401120
摘要:在电力网技术的发展中,智能电网成为我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因为它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安全性。传统的输电网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电力资源目前的社会开发需求,因此,电力产业追求更高级的电力工学技术和设备,增加智能电网建设路径,促进智能电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应用措施分析
1智能电网的特点
1.1稳定性
由于不同的经度、纬度、地方状况、地质面貌,智能电网的建设环境有一定的差异,易出现台风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以及冻土多的等地区建设智能电网是十分困难的。这些特殊地区会妨碍输电网的建设,也会威胁了输电网的运行稳定性。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在这种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建立输电网,相关人员对此加强输电网的架设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地区会停电的概率。
1.2节能性较强
社会的发展与电力是息息相关的,但在我国很多情况下都会浪费电力。从电力环境不足的角度来看,电力系统的智能管理模式可以减少电力资源的废弃物。与传统的电源模式相比,智能机网格的使用优势在于优秀的节电能力,智能网格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对节约城市资源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2电力工程技术现存问题
2.1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从我国社会开发现状来看,电能作为主要能源之一,生产和生活的电力需求正在急剧增加,在能源供应不足的时代,智能电网的建设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现在,在社会发展中,电力工学技术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方面,如何有效地解决能源短缺危机,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由于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低,无法发挥应用智能电网建设的理想效果。目前,绿色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条件之一,为了将电力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损失,对输电网资源有必要有效利用。但由于绿色能源开发水平低,降低了电力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率,降低了电力能源的质量。目前,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工学技术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2.2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
随着智能网格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智能网格结构和输电网络建设经济的技术要求大大增加,电力工程技术系统和输电网建立了传统输电网建设中的布局,天气恶劣,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受到了较低的水溶性,自动故障诊断和监管的综合水平较弱。作为电力网建设的主要考虑,考虑经济,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建设成本,不仅有效地保证电力能源质量,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电力技术人员由于缺乏专业性,无法理解智能网格建设现状和实际情况,以导致缺乏自动化、经济性、智能网格结构能力,在智能网格建设和应用中限制了电力工学技术的理想作用。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3.1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如今出现了一种能够便捷控制交流电输电过程的技术。从当前情况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我国在高压变电过程中,普遍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融入清洁性能源,并隔离能源。同时,还要充分结合电力工程技术和控制技术,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此外,通过调整智能电网中的不同参数,可以减少输电中的耗损,进而有效提升输电线路输送电能的质量。
3.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原来物理电网的直流输送技术均普遍采用交流电输送方式,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利用仪器针直流输送与逆流输送电流。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提升电流输送的稳定性,与原来混合直流电和交流电方式相比,比较经济实惠。此外,可以在偏远或者孤立的区域中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该技术在我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范围广,是输电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3.3智能电网输送角度的应用
3.3.1发电及输送环节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的发电与输送部分是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发电和输送部分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不但要充分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与高端设备,还对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智能电网发电设备均采用清洁能源,如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这类发电设备技术符合我国国情,通过多年的实践,成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发电部分的技术设备核心。智能电网输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来物理电网中的能源耗损问题,并结合输电情况详细记录采集的各种数据,以保障电网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3.3.2变电及配电环节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变电与配电环节属于技术处理非常复杂的一部分。虽然我国早就利用数字变电站进行变电配电,但原来的数字变电站功能非常少,只保留了电力输送变换信息的采集整理与传输的不定时监控功能,而电力工程技术和智能电网的结合如今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变电环节不仅能自动收集相关信息、实时测控任务,还可以在电力控制系统的帮助下进行有效的继电保护,具备较强的科技智能性。配电环节中各种高科技的广泛运用让配电网络的运行更加高效,让配电网络在双向流动与电力输送过程中针对电压实施智能调控,进而促进智能电网建设。
3.3.3用电及其他环节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运行的终端就是用电部分,用户通常依照电表数字明确用电量,准确性较低,功能不足,现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电能的服务需求。智能电网的应用可以为用户提供功能完善、准确度高的用电计量服务,在应用过程中,不仅要应用准确度较高的数据计量设备,还要保障用户用电计量的稳定性,进而实现随时随地查阅各家各户的用电信息。此外,随着电力工程技术和智能电网的良性合作,电力调度管理功能逐渐向自动化趋势发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防止发生不公平供电给用户的生活、生产带来不良影响,还能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基于此,积极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至关重要,这是推动电力行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我国社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4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措施
4.1提高智能电网的灵活性
智能电网结构的灵活性是高效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条件。现如今,我国在电能分配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应创建灵活、坚固的高压电网,这是我国智能电网的基本框架;同时,还要加强地区电网建设,互相连接区域电网,有效提升电网的应用效率。此外,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应优化配电结构,有效提高智能电网的应用性能;做好电力工程技术人才的聘用与培养工作,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性能,推动智能电网建设。
4.2实现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在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离不开新型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支持。鉴于此,我国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应用新型的配电自动化技术,让智能电网实现自动化配电。而配电自动化则离不开强大的控制系统,因此,电网企业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应构建完善的开放性通信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需要采用分布式计算控制方式,合理有效开展配电管理工作,为实现配电自动化保驾护航。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不仅能提升智能电网技术水平,还能保障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促进我国电力事业持续发展、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电力企业应提高智能电网的灵活性、实现配电自动化,以更好地推动智能电网建设。
参考文献:
[1]欧力杰.探析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策略[J].环球市场,2019,000(006):112.
[2]谭伟力.基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000(004):173-174.
[3]左玉萍.基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000(032):90.
[4]孔德望.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9,000(0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