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2期   作者:赵茂统
[导读]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初中科学教学也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行生活化教学。科学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且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培养其探索精神。本文首先介绍进行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意义,之后分析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和问题,最后则是探讨初中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方法,以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初中科学生活

赵茂统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罗凤中学  325204
【摘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初中科学教学也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行生活化教学。科学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且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培养其探索精神。本文首先介绍进行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意义,之后分析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和问题,最后则是探讨初中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方法,以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95-01

        以往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严重脱离使许多学生认为科学是很枯燥、深奥的一门学科,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应用科学知识能力较弱。新课标积极倡导“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使科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一、将生活化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经过多年的教学能够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教材的更新始终跟不上教学的使用,导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很难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不能够实行教学的生活化。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要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加强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师在教学“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时,教材中所列举出的例子几乎都是学生不熟悉、不了解的地方,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显得特别的困难,为了能够使学生明白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将地点改为学生生活的地区,这样就能够促使在生活中感受科学知识,从而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学生是认知结构的积极建构者。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科学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如物理教学、多媒体展示、信息提供等。比如在讲授“汽化”的过程中,我首先问学生:通常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洗好的衣服尽快晾干?这些都是初中生,尤其是住校的学生比较熟悉,也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们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所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男同学也不甘示弱,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了使气氛更加活跃,可以从课桌下面拿出一件事先准备好的湿衣服,微笑着问他们,你们谁愿意上来试试怎么让衣服尽快变干。学生一看,衣服湿了,就会觉得很有意思。他们就会举手,主动给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方法。这节课本身的科学内容并不难,而且非常贴近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努力设计现实生活问题,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节课的科学知识并不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需要提炼才能获得科学知识,所以科学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最后还要有科学知识的提炼。



        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死板,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特别是对于科学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生硬的渗透知识点,让学生机械的理解和机械记忆。这不仅不能够使学生们充分理解该知识点,而且还容易忘记,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并不能够学以致用。但是,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以后的科学课堂上,情况有所好转,教师在设计教学方式时渗透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广泛,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力图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并鼓励学生了解这些科学知识用于何处。例如:在讲解电流与电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压低,电路不稳定的情况,或者学校教室和办公室也时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这是因为用电过量导致的电压不稳定。再比如,冬天天气比较干燥,有时我们身穿的毛衣会有静电,而这种静电的产生原理是因为摩擦起电。具体用理论知识解释该现象就是,当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质上的电子跑到另一个物体上,有多余电子的那个物体就会带上负电,另一个物体因为失去电子就会带上等量的正电荷。这种现象就是摩擦起电,这种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就叫做静电。这样,通过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例子,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所学知识解答疑惑,教师做积极的引导,为学生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加强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科学测试是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引导学生选择以生命为基础的实验材料,进行科学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际生活技能。科学实验教学也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研究实验的科学知识研究,促进学生包容性发展。例如,在教师光合作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进行实验小组操作,比如题目是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试验步骤是:在黑暗的地方覆盖健康的天葵24小时,进行暗处理;然后选择两片叶子,用透明塑料袋覆盖,其中氢氧化钠溶液被添加到A组的塑料袋中,并加入同样数量的清洁水到B组,看看淀粉是否组生产。以后,学生会明白 A 组不会是蓝色的,但 B 组会是蓝色的。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清晰的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从而加强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能更好的记忆相关理论。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学习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交流和协作中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点,从而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
        结语:
        总之,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将科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其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并学会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的视角去认识科学问题。生活化科学教学必定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引领学生进入神奇、生动的科学殿堂。
参考文献:
[1]徐建平.初中科学课堂实验创新设计策略的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16):48-49.
[2]骆超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导学,2020(14):74-75.
[3]顾旦娟.浅析通过科学课堂培养初中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5):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