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2期   作者:李杰
[导读] 高中生物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新课改为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有利的实施环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生物教学的有效开展。

李杰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  138000
【摘要】高中生物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新课改为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有利的实施环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生物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99-01

        高中生物教学在整个高中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以及教育素质对高中教学要求的提高,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合作学习主要以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为根据,将学生平均分为若干小组,组内成员进行学习和合作,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模式主要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成教学目的。
        一、合作学习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高中生物教学课程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课程,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普通高中生物课完成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开展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兴趣,打破传统施教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注重三个方面的适应性,一是学习动机适应性;二是学习环境因素的适应;三是学习能力的适应。合作学习主要强调教学的实效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协作能力,更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适应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位学生发挥自身的优点的特长,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适应性;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各尽其职、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从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调节分配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够用交流去完成学习任务,能够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1.科学分组,选择适当的合作模式
        学生作为参与合作学习分组的一员,并不具备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分组的条件。因此,教师应重视合作学习的分组方式,保证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间差异尽可能小,提高合作学习策略的公平性、互补性以及有效性。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例进行如下详细分析。
        首先,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认知风格,例如,在进行理论分析性、探究性较强的章节教学时,如“DNA的分子结构”、“DNA的复制”、“基因知道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课程,教师可将学习水平相对较高且认知风格呈“场独立型”的学生进行平均分配,并使其成为小组组长;而在文化概念性较强的章节教学中,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等课程,教师则可使认知风格呈“场依存型”的学生担任学习合作组组长,组织成员进行理论的理解、建构以及补充。另外,在性格方面,教师应维持每组学生的内外向性格比例的平衡状态,从而保证每组学生学习的活力和水平。



        2.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内容的有效性
        要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策略的最优目标,教师除了要把握好合作学习模式的划分,还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合理把控合作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合作学习时间的长短等,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对此,笔者同样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教师应对一定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在课程的重点以及难点部分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并对合作的方式、流程以及汇报等进行科学设计,保证小组内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相似;其次,对于相对简单的补充性课程或者理论文化性课程,如“走进细胞”、“遗传因子的发现”等内容,教师可通过简单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部分自学、组内交流、组间竞赛等方式加深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从效果方面看,对合作学习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详细设计的教学可首先从效率上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不仅节省了随堂分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且通过遵循“轻重有别”的原则,延长了重难点课程部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详细探究和总结。其次,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内容的有效性可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避免出现学生在概念、公式等相对分散的基础知识上花费过多时间,且导致长时间学习却收获甚少的后果。
        3.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
        生物课程在高中教学体系中固然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完成学习目标。反之,若教师在设定学习小组和学习任务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任务定得过高,不但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更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无从下手,分组合作学习成效不大。
        4.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教师的讲课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比较压抑,学生在课堂上较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降低课堂学习的效率。合作学习则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之间自主的交流、沟通、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和总结的作用,从而形成了轻松、热烈的学习氛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欲望,从而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5.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高中生具有喜欢表现自我的特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尤其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只有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才能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能有效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真正学习到知识。
        高中生物教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平等意识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德富.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5,24:36-37
[2]储钰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中学生物教学,2016,02: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