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张明政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张明政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面对更加严格的教学要求下,应更加积极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新与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等,以此来更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张明政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崇德街道办崇德小学   6515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面对更加严格的教学要求下,应更加积极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新与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等,以此来更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质量;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133-01

        引言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良好的语文素养及其能力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便成为了摆在基层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难题。
        一、帮助学生激发其主体地位
        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为了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师生之间更好地进行互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必须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也就是要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围绕学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让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实际效率。
        首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尊重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较为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做好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若是教师教学的时候选择的教学方式不够正确,那么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种情况下学生也不会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甚至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阴影。
        其次,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者,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教师教学的时候,应该适当地进行课堂氛围的调节,通过幽默的语言来教学,这样能够很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更容易得到发挥,也会更加愿意配合教师的指导,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
        最后,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对语文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必须具体化地对学生的各项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及满足感,学生也会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在进行学生互评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进行尺度的规范,不能够让学生相互炫耀或者贬低,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语文教学的质量才能够真正的提高。



        二、加强互动,实施互动化的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中有两大群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教是教师在教,学是学生在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当有密切的互动。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应当积极创造互动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的良性互动,以此让学生能积极主动且高效地学习知识。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加强互动,实施互动化的语文教学,也是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方向。
        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文时,我便引导着学生在课堂上加强讨论与交流,就自己学习这一篇课文的心得与体会等进行简单的阐述。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我喜欢里面的陶罐,它比较低调,不轻视别人,也不高看自己,我们就应当学习陶罐身上的这种品质。”有的学生说:“虽然我不喜欢铁罐,但是我们从铁罐身上也能学到不少。它高傲,看不起别人,也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这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的吗?”……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过程中,互动变得空前多起来,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文的中心及其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施互动化的语文教学之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意义显而易见。
        三、情境化教学
        汉字的偏旁部首组成都有着很多内在含义。学生依靠单纯的死记默背很难掌握汉语言的精髓,还会造成学习效率低、应用能力差等问题。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可以带给学生生动、形象的学习气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积极的影响。在设计情境教学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用品,如铅笔、皮球、沙袋等事物来设计课程,并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的方向去努力。情境教学课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授课。如何创新情景化教学,开拓出更多的教学方式,是每一位授课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某资深语文教师曾经给笔者讲过他的教学案例,他在设计课程时将语文识字情境教学过程分成三部分,要求学生们利用火柴棍分别组成“木”“林”“森”三个字。火柴棍本身就是木制品,很容易就引起了学生们的联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将这三个字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三个字之间的联系,两个“木”就是一片树林,三个“木”就变成了森林,既让学生记住了“木”“林”“森”三个汉字的构成,又让学生们明白了树林与森林各自的含义。教师这样做既可以丰富教学过程,让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加深学生对汉字学习过程的印象。
        结束语
        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为此,广大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应当始终行进在探索与钻研的道路上,找到既契合教育实际,又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方式方法。如此,才能在提升本学科教学效益及其质量的同时,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获得显著的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梁芃.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3):61.
[2]陈丹丹.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分析[J].情感读本,2019(26):107.
[3]谢学琼.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