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练笔”作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李勇民
[导读] “信息技术环境下作文有效教学模式”是指现代教育技术与指导学生作文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把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作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语文学科强调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大对学生的重视程度,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将脑海中多种多样的想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其中,“小练笔”作为习作课中重

李勇民     诏安县田朴小学  福建  诏安  363500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作文有效教学模式”是指现代教育技术与指导学生作文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把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作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语文学科强调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大对学生的重视程度,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将脑海中多种多样的想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其中,“小练笔”作为习作课中重要训练形式,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合理运用该种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语文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语文知识世界,提高习作课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本文重点探究习作课“小练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练笔;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22-01

        小练笔是作文教学的“助攻”,它的作用重要,意义非凡,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摆脱“苦作”与“硬作”的不自然状态。那么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写作训练呢?这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注意相關事项。
        1小练笔的特点和类型
        小练笔,就是在教学过程,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让学生完成的小作文。它的特点是形式灵活多变、篇幅短小精悍却又结构完整、重点突出。小练笔的形式多样,既有文段的仿写、内容的续写或改写、诗词的扩写,又有串词写作、拟定谜面、试写对联等等。
        2重要作用
        作文教学就是要通过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于考试成绩而言,作文占卷面分数的40%,作文教学就是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小练笔的写作训练优势是作文教学的“短平快”,篇幅虽小,但形式灵活,收效显著。
        3教学策略
        3.1积累语言,为习作奠基
        (1)课内积累:主要采用背诵的方法。内容包括:好词、好句、好段,古诗词、名段名篇等内容,通过摘抄、背诵的方法来积累。引导学生归类积累,把自己积累的词语以及精彩的句子和段落背诵下来,形成独特的记忆链。
        (2)课外积累:以鉴赏为目的。就是通过欣赏性的阅读、感受、品评、体味,揣摩表达的方法技巧,汲取艺术营养。鉴赏实现了由内容到形式的过渡,是积累的更高层次。鉴赏内容:韵文,儿童诗、现代诗歌、古诗词曲、晨读对韵等等一些最经典的诗性文本,我们希望用诗心去激荡童心。


同时,也精选了《孟子》、《老子》、古代寓言、古代散文中易于记诵的章节,用经典去叩启天赋之门。并鼓励学生自己通过上网等方式搜集不同内容来丰富鉴赏。
        3.2仿写语言,为习作导航
        积累是一种内外交互的双向运动,它不能只是机械地吸收,只有不断地把积累的东西应用于实践中,才能使“积累”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得到不断的提升并获得勃勃生机。因此,在“为积累而实践”中可以采用仿写,就是模仿别人的语言来写。模仿优秀的美文,典型的范文。美文范文都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这些文章在选材立意,语言表达,行文结构上都是值得我们初写者学生们在写作上借鉴的。仿写就是借鉴优秀文章中在用词、表达,修辞、立意、结构等方面特点在自己写文章时加以模仿借鉴。仿写其实是符合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逻辑顺序的。仿写不是机械地仿抄,而是有机地揣摩运用。在指导仿写中,应要求学生不要机械地借鉴模仿范文,而是从范文的思想内容,文章的体裁,表现手法等方面受到启示,加以引申,模拟,构思自己作文。实践表明: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仿写训练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写,写中读,以读代写,以写促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
        3.3技巧训练,提升习作能力
        以写人作文为例,写活人物,就是要写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就是指这个人身上特别突出的地方,就是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这一阶段的实验工作,使我们认识到: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项多方位的综合性工程,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这样就将学生作文能力训练从单一的、零散的、无序的训练,进展到有序的、科学的、完整的训练;将作文能力训练步入一个新的层次,使学生的作文从入学之初就有章有据地进行,从解决说话时要言之有物入手,逐渐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最后形成作文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加大对“小练笔”教学方式的重视程度,不断创新习作课形式,丰富“小练笔”训练方式,适时创造“小练笔”习作机会,克服学生惧怕写作心理,将仿写、续写、改写等多种写作形式融入“小练笔”,引导学生找出精美词句,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过程,提高学生语言知识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写作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习作课堂主体性地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写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增长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习作教学中的好“读者”[J]. 郑文娟.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5)
[2]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习作教学中的好“读者”[J]. 程雪莲.  课外语文. 2013(20)
[3]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 雷成敏.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11)
[4]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创新研究[J]. 赵亚丽.  文学教育(上). 2019(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