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展讲技能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周敏
[导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存在教师同一知识讲授到多次,学生头脑中会变换成不同知识的教学困惑。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被动的听,学习动力不足,思维深度欠缺,仍然没把知识内化于心。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   周敏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存在教师同一知识讲授到多次,学生头脑中会变换成不同知识的教学困惑。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被动的听,学习动力不足,思维深度欠缺,仍然没把知识内化于心。美国有位学者M?希尔伯曼曾这样说:我们所能学到的东西是——所读东西的10%,所听到东西的20%,所看到东西的30%,视听结合能理解50%;与人探讨有70%的效果;亲身体验有80%的收获,给别人讲授后90%的东西是真正属于自己了。同学的展讲甚至比老师更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与思维,同学的展讲更有针对性。因此,课堂展讲,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就成为高效课堂的灵魂。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生展讲;技能
        如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展讲技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组织技能、互助技能、交流技能、批判技能、展示技能、反思技能的培养。
        一、展讲形式多样化
        多样化的展讲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更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课堂生成性内容趋向多元化。
        责任展讲:指定组长或学科长作为展讲人。一般用于展讲的初级阶段,起到示范作用。
        推荐展讲:小组推荐组代表上台展讲。在学生展讲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建立小组展讲推荐制度,如6 人小组中的较弱同学,可赢得更多的奖励。小组每位同学的展讲能力的提升,可带动整组的学习能力。
        整体展讲:可以是小组全体展示,可以是几人组合。比如有人展讲,有人板书;也可以表演;还可以唱歌等等。多样化的展讲,带给学生新奇的多感官冲击,学生喜欢上展讲,体验展讲的魅力!
        二、“互助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核心
        小组合作的“互助技能”是指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发挥小组精神,组员间相互协作、互相帮助、相辅相成以达到小组最大学习效率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小组成员人人达标,每个人都为自己和其他成员的学习负有一定的责任,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成功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成功,小组成员之间要通过互助各自获得相应的进步和发展。为此,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互助技能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培养:(1)培养成相互尊重的好品质。(2)培养相互欣赏的好品质。(3)培养成集体责任感。指导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虚心向同学请教,并会感恩。(4)通过开展互助游戏、文体活动使学生明白一个人无法完成,必须通过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增强同学之间的互相信任感、相互依赖性。



        三、完善多元评价机制
        展讲过程精彩纷呈,变化性和生成性强,对评价的及时和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时性的评价,可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生生评价,即其他小组对展讲小组评价,也可教师评价,可从合作力,展演风,创新性,实力派多角度评价,也可短期对一节课展讲评价,也可长期对一个周、一个月学生展讲的提升过程进行评价。
        课堂是师生享受成功、共同成长的摇篮。将展讲意识深入人心,让展讲成为学生的习惯,学生的思维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必将不断提高,课堂将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殿堂。学生乐学,课堂高效,为学生搭建展讲的舞台,绽放人生的精彩!
        四、分级展讲,层层递推
        学生的展讲意识和展讲技巧需要逐步培养,因此展讲应分级推进,先是独讲,对讲,组内讲,全班讲。可先在安静情况下独讲,自己梳理思路,熟悉内容。两人“对对碰”法对讲,相互学习,质疑补充。组内讲,集中全组智慧,规划展讲方案。全班讲,组间质疑,补充,评价,将精彩进行到底。
        实现“精彩展讲”,教师要明确要求,做好示范。展讲要走上讲台,如借助黑板需站在板演内容右侧,面向全体同学,面带微笑,落落大方,语言条理,可按知识结构,可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展讲。也可按情感激发点,思维发散点来展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调有抑扬顿挫,重点突出。要有规范系统的展讲语言。起始语:我是几组几号,“请大家看某某图(题),我们组认为”陈述语:主要谈问题的答案、思路与方法、拓展与延伸;发问语:“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结束语:“感谢某某组的补充”;明确要求,规范语言后,可结合图片或视频进行示范,学生在实践中定将不断提升,展示展讲的风采。
        五、“展示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
        小组合作的“展示技能”是指组员在他人面前,能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演示自己推理的技能。在当前的课堂上小组展示比较兴盛,主要是它能充分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现或暴露学生的思维状况,真正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思维对话。小组展示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展示技能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培养:初期,对课堂要展示的内容、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前对有关小组进行指导,一方面让学生体验课堂上如何展示,另一方面为全班小组树立榜样。中期,可以提前指定课堂展示的小组,让小组自己提前做好准备。最后,待全班同学展示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之后,就可以在课堂上根据需要,适时指点小组进行展示。同时,教师要对小组展示提出要求,争取给每个小组、每个同学提供展示的机会,争取让展示取得真正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