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源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5期   作者:吕杰
[导读]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进步的背景下
        吕杰
        身份证号码:32102319780720****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企业内的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源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保障是国家主导的保险系统,良好的社会保障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工作效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有必要就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的对策,从而有利于企业招聘与吸纳优秀人才,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影响;措施
        1研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新经济常态下,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构都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在如何调配人力资源等方面深入思考,来为社会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此外,在互联网高度发达、高精尖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更高的标准。要满足这些标准,实现经济增长,企事业单位首先应当从人力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上来寻找契机,使人力资源成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其次,企事业单位要正常高效地运营离不开对人才的合理配置和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为了保持良好的企业效益,不少企事业单位引入了更多拥有高新技术的专业的人才,也由此引发了如何合理配置这类人才和单位原有人员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研究。如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跟不上时代步伐,未能及时在诸如人员失业等问题上采取解决措施,长此以往这将会给社会稳定埋下重大隐患。
        2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2.1激励员工创造优秀业绩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进一步的激励才能更好地让员工们可以积极为公司创造业绩。而在这些员工创造业绩的过程中,公司需要给予这些员工更多的激励,而这种激励不仅仅包括有精神层面的鼓励,即对表现优秀的员工提出表扬,而另外一种奖励便是物质层面的鼓励,这种鼓励的重要方式就是给员工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险,从而让这些员工的生活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让员工们能够在工作中保持更高的热情。这种较为稳妥的保障对员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有效社会保障,就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优秀的业绩,这样才能让公司能够在未来的时间里获得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2.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企业的技术力量、创新力量、领导力量、资金力量、管理力量以及生产力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状况以及企业的价值。企业的综合能力是有企业的人才实力决定的,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自由经济市场里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这样不仅能够为企业吸收更多的优质人才,还可以提升企业所有员工的凝聚力,还可以为企业留住一些具有极高价值的人才,进一步优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促使企业人才队伍的素养不断的提升,让企业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不断的提升与挖掘企业价值和企业发展前潜能。而企业的内部被管理好了之后,就可以使得整个企业能够井井有条地运作下去,从而使得企业可以有更好的生存前景。
        2.3促进团队凝聚力的增加
        企业为员工缴纳足额的社会保险,一方面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可以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激发员工的岗位责任心。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尽可能的减少了员工出现焦虑及担忧等负面情绪,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让企业形成一个和谐融洽良好的工作环境氛围,让企业员工喜欢自己的工作环境、热爱自己的工作以及企业,让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愿意互相帮助,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从而促进企业凝聚力的增加。而当企业的整体凝聚力变得更好的时候,企业的员工也会都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和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3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的对策
        3.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要加强人力资源合理优化利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打造“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功效。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使员工不盲目追随高级管理者。企业还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和加强自身安全,优化社会保障的有效发展,确保每个工人都要缴纳社保。
        3.2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移动电话的构造机构和相关个人数据。通过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进行记录,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本区域工作人员的就业情况、经济绩效和社会保障情况,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测和管理的有效性。
        3.3提升人员人力资源综合素质
        让人们充分了解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应做好当地群众的宣传工作,及时向市民传达重点政策,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现状,并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沟通能力。
        3.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通过立法已全面确定了关于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各个方面的基本保障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逐渐使得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瞄准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化,借助社会保障制度变化的措施细节,利用多元化的社会保障力量,加入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有助于推进社会企业的组织性发展进程。只有在社会保障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来鼓励企业积极发展自身,并身处其中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才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吸纳社会人才方面的自主竞争力。
        3.5推进城乡居民保障体系的平衡发展
        目前,中国的广大农村已经建立了基础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这种保障体系的力度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相比较,其发展仍旧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中国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农村的保障标准相对较低,由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滞后,在反映中国城乡差距的同时,也对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态势给予了最真实的反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是:起步晚、保障收入低、生活质量不高等。潜在的不公正因素充斥其中,中国大部分区域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均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呈现出特定的矛盾。
        当地政府应该切实加强对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在合理对待城乡保障和生活水平差异的基础上,试图逐步、分层次地推进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通过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升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提升当地经济对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扶持作用,从多种渠道募集资金,从而能够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良好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意识逐渐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保障险对抵抗风险、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作用。人力资源是企业建设发展的关键,缴纳社保对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意义重大,建议对应的企业加强企业绩效管理、增加企业价值控制,不断增加企业凝聚力和建设质量,最终发挥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甘波.浅谈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源的影响[J].中国市场,2020(09).
        [2]冯荣珍,庞博.疫情背景下河北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应对策略研究[J].河北企业,2020(03).
        [3]睢党臣,彭庆超.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12).
        [4]杨敏,孟雪峰.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思考[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9):7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