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老年护理中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   作者:吴祖莲,董亚敏*(通讯作者)
[导读] 我国老龄人口近年来不断增加,关于老年病人医疗护理服务也受到临床关注
        吴祖莲,董亚敏*(通讯作者)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我国老龄人口近年来不断增加,关于老年病人医疗护理服务也受到临床关注。老年病人基础疾病多,依从性较差,因此提升护理质量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人文关怀护理重视病人身心需求,旨在提供让病人满意的护理服务。但在目前我国在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关键词】人文关怀;老年病人;护理;现状;问题
        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改变,“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被提出并在临床中推广。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其基于人道主义,从病人多方面开展护理活动,体现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高度重视。老年病人除了生理上的护理需求以外,还存在孤独、消极等情绪,同时对疾病了解不足等,对治疗往往缺乏信心。因此对老年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改善生理、心理、精神的状态。
1.人文关怀实施现状
        人文关怀是一种哲学理念,在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提出已有几十年,这一护理模式在国外实践时间更长。Jean Watson在1979年提出护理的的本质是人文关怀这一理念。罗杰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医学应当“以病人为中心”[1]。在现代护理理念的发展下,我国将人文关怀护理在临床中不断推广,且多数研究证实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宋晓萍[2]认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提高老年人对疾病的认知消除对疾病的疑惑,同时加强了社会支持提高治疗信心,并且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在宋晓萍研究中病人对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更加满意(P<0.05)。人文关怀护理在我国医疗事业中取得一定成绩,为此这一护理理念也逐渐受到重视。
2.在老年护理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度不足
        虽然人文关怀护理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开来,但在实际中依然有多数医院对人文关怀护理不够重视,老年病人护理工作注重生理、疾病上的需求,护士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导致护理工作缺乏人文理念,护士态度缺乏消极怠工、敷衍,护理服务缺乏温度。
2.2 缺乏科学工具
        我国的人文关怀护理事业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需根据患者实际的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工具,往往无法对护理工作提供更真实的参考[3]。相关评估工作条目过多,不同评估工具的标准不统一,护士不能够灵活、正确应用评估工具,部分医院甚至通过经验分析展开护理工作,导致人文关怀护理主观性较强,并不符合病人的实际需求。
2.3 忽视心理需要
        现阶段临床中护理工作过度依赖医嘱,护士侧重于执行医嘱,往往忽略了病人心理需要。老年患者以慢性病居多,通常在院外治疗,缺乏陪伴,时常感到孤独。且老年患者对疾病了解不足,对待治疗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老年患者在心理上存在护理需要,而实际上多数医院更关注病人病情发展、身体情况、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却忽视了病人的负性心理。
2.4 护理人员人文意识
        护士是护理工作的执行者,其个人意识关系到人文护理的执行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护理人员往常不能意识到人文护理的作用,或者对人文护理理解过于片面,在护理工作中做不到“以人为本”,不能将对人文护理理念灵活运用至临床,对病人个体差异、个人需求不重视,导致人文护理在临床中的实施受到限制[4]。
2.5 考核指标的不足
        护理考核工作是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评估,但在部分医疗机构中,多数医院对护理评估工作还停留在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操作、疾病知识宣教等方面,缺乏人文性指标,难以评估护理的人文性。由于缺乏考核,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人文性不足不能及时纠正,人文护理质量得不到提升。
3.在老年护理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对策
        由于不同病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有不同需求,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重视护理的人文性,加强对病人的关怀,满足病人的需求,重视个体差异,尊重病人人格等。鉴于我国人文关怀护理事业还有不足之处,为此须及时解决其中问题。
4.1 加强重视
        护理管理部应当意识到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病人的积极影响,了解到这一护理模式的意义,理解其概念,重视人文护理,上行下效,在医院中形成良好的风气。管理层加强人文关怀护理的落实,领导人文关怀护理的推广工作,着手该护理的培训、监督、考核、制度完善等方面工作[5]。
4.2 完善实施形式
        护理的本质就是关怀,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有个体差异,这就要求了护理人员在人文护理中不能实施标准化的模式,而要综合文化、病情、心理状况、经济状况考量,提供让患者满意的服务。因此医院应当完善护理工作的实施形式,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护理经验,提升人文关怀护理水平。
4.3 加强护理培训
        护士的职业素养关系到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护士对人文关怀护理的理解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水平。医院应当对护士加强护理培训,提高人文关怀意识,理解基础知识,针对老年患者常见问题、慢性疾病护理等方面进行重点学习,为护士提供进修机会,学习护理技能,提高护士对老年病人的关怀意识与护理能力。
4.4 研究人文关怀测评方法
        实施人文关怀护理需要对患者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护士应当分析各个量表的适应症,各个条目的意义,必要情况下综合多个量表共同评估,医院针对老年人也可研究评价表,提高对精神、心理、幸福指数等方面评价的准确性。
4  总结
        总而言之,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社区老年慢性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老年患者护理工作受到重视。人文关怀护理体现了对老年患者的尊重与重视,在应对其疾病护理的同时改善了心理精神面貌。因此医院应当重视人文关怀护理,积极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洁. 人文关怀在老年护理中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 饮食保健, 2018, 5(019):223.
[2]宋晓萍. 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影响探讨[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 005(022):70-71.
[3]罗碧. 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骨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 2018, 008(022):260.
[4]韦琴凤. 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及实施效果评估[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29(23):209.
[5]闻燕. 人文关怀在老年护理中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04):359-3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