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   作者:李景芝
[导读] 目的分析和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实际效果
        李景芝
        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 北安 164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1.11-2012.9月份收治到的7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评分的分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给予到西医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中药自拟疏肝健脾化瘀汤。结果在治疗两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十分明显,为此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疗效
        肝硬化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它与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和地理位置之间存在了一定的关联。在中国,它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在西方国家,这主要是由于过度喝酒。在肝硬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它往往被忽视,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病人。腹水是乙型肝炎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发生率为49%,这说明这种病很危险,很难治愈。为可以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对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到我院在2011.11-2012.9月份收治到的7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评分的分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为此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注意休息,低盐饮食,加强营养,保护肝功能,对症支持等。成分:黄芪,柴胡,当归,党参,丹参,白术,姜黄,当归,桃,牡丹,虎杖,车前草种子,腹部,煎甘草等,每天1剂,煎两次根据辨证论治,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1.3统计学意义
        采用到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P<0.05具有了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在治疗两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肝硬化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在肝组织中引起炎症、坏死、纤维化和结节再生的残余肝细胞。可能有补偿期和失代偿期。如果疾病的发展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出现严重的失代偿,治疗难度也会增加。代偿期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轻度肝硬化、肝脾肿大、蜘蛛痣等表现。在代偿期,可出现完全失代偿期、终止期、面色暗沉、腹水、出血倾向等症状。腹水是一种严重的临床表现,表明腹水已进入关键时期。它是肝损伤的动态发展,会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健康和预后。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特别是对患者的心理治疗,以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和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目前西医主要采取加强休息和适当治疗。治疗上,纳的摄入、保肝功能、利尿剂、增加营养摄入、改善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等,视腹水程度而定,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往往能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病因及复发情况,不能从根本上治疗。

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来看,中药发展了许多处方,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疗效缓慢,不能尽快缓解患者的症状和疼痛,无法达到治疗效果,不能改善和改善生活质量,并可以尽快治疗患者。
        乙型肝炎病毒会引起肝细胞反复炎症损伤,然后诱导了大量炎症因子的产生,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导致正常肝脏结构的丧失肝硬化。肝硬化肝纤维化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和弥漫性疾病原因。肝脏该病的特点是肝细胞坏死引起的纤维化,周围有假性小叶是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损害和门脉高压。西式肝炎后药物应先限钠、限水,肝炎腹水多治疗。吃, 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使用利尿剂、保肝药和抗乙肝药,补充人体白蛋白和新鲜血浆,增加渗透压。常用的护肝药物有维生素C、葡萄糖醛酸、辅酶A、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等;利尿剂中有氢氯噻嗪、甘露醇等,但这些药物需要肝脏代谢,这会增加病人的负担肝脏。药物应该避免滥用药物,减少药物治疗,只使用必要的药物核苷类似物可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疾病,延缓乙型肝炎的进展,是治疗慢性肝炎的重要抗病毒药物B类,Adv是新一代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毒品。尸体二磷酸阿德福韦的结构与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的天然底物非常相似。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能抑制hbvdna的扩增,抑制HBV的复制DNA。最棒的腹水的形成主要受水的影响入侵。用时间的流逝,人体会阻滞气虚,损伤脏腑气血,造成气滞腹水,损害肝、脾、肾功能,最终导致气血失调不足以及内脏中过多的血液。
        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是传统乙型肝炎引起的腹水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它其特点是皮肤苍白,腹部肌肉和静脉外露,肿胀和肿胀肿胀。根据对中医来说,肝硬化腹水的病理特点为原发性虚弱无力、体征过多、早果晚果缺陷主要病变为气血不足,水、肝、肝、脾、肾功能受损,气滞血瘀,和水的停滞综合征。所以,治疗原则是补肾脾脏,排除血瘀利尿。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药主要采用健脾益气,祛瘀通水的方法。肝硬化患者不能耐受严重发作。整个处方有着健脾益气,祛瘀利尿的作用。
        腹水性肝硬化属于中医范畴。从肿大的角度来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持续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原因是中医认为肿大与肝,脾,肝脾异常以及与肾功能有关的疾病有关,内脏血瘀综合征的长期损害,表现为肝功能衰竭,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其病机为虚、多药,治疗应遵循同时攻坚的原则:以黄芪、党参、苍术为益气补肾之用脾、柴胡而姜黄可以疏肝七、丹参, 当归、桃仁能活血化瘀血瘀。鼠尾草丹参对肝纤维化有抗衰老作用;车前草、茯苓等具有补水消肿、活血化瘀、缓解肝纤维化的作用痛。柴胡和甘草有明显的区别效果,有补水养血的功效肝脏。猪聚乳酸有利尿作用;白术可以增加和促进人白蛋白的合成,增加白蛋白的含量,纠正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并具有利尿作用;草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增加白蛋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缓解神经,使肝脏恢复活力,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加肝脏血流量,增强脾脏和减少腹水的形成,龟甲和皮丹参也具有抗纤维化作用;柴胡可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增加肝蛋白合成,并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总之,所选中药具有保肝利尿、改善微循环、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改善到了肝功能的情况,降低门脉高压症和肝硬化高血压。结果表明,腹水综合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有效率为88.89%,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且手术制备较为完整,为此值得临床探索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吕永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疗效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v.30;No.258(05):47-48.
        [2]常征斌. 一贯煎加味联合西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
        [3]任志强. 肝炎后肝硬化腹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J]. 医药与保健, 2020, 028(004):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