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与施工组织管理重难点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6期   作者:辜跃
[导读] 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领导工作,建立项目经理部权威性,
        辜跃
        汕头中信南烽房地产有限公司
        摘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领导工作,建立项目经理部权威性,协调混凝土施工与施工组织管理,保证施工生产按预定的要求有序开展。 全面贯彻公司的管理方针,同时,优先采用先进技术、材料、工艺和设备,以节约成本、提高工效、保证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全新的场容形象,确保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施工组织管理;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1施工前的准备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应该做好施工前的所有准备,主要包括:施工所需的器具、材料以及技术准备。浇筑施工的器具主要有:平锹、混凝土地泵插入式振捣器、塔吊、尖锹、耙子、平板振捣器、白线、配电箱、铝合金刮尺、扫把以及水泵等。人员安排:施工前应对工人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数应按照施工的工程量需要相应的增加。因为一般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间较长,不能疲劳施工,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现场应和商品混凝土公司做好对接。供货商要保证混凝土的供应及时且不间断,并且要准备一台大功率的发电机和紧急调用的渠道。以防止现场断电导致混凝土供应或无法振捣,其后果是留下“冷缝”、振捣不密实,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渗水等严重的质量问题。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技术、质量进行详细的分解细化,并按照方案执行浇筑。(如:振捣方式,浇筑顺序等等)
1.2材料的准备
        第一,使用中水化热或者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来进行混凝土的配置,比如粉煤灰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同时水泥不应出现结块现象,满足工程质量标准,且有质量保证书和复验单。
        第二,在体积混凝土中,骨料所占的比例通常是混凝土绝对体积的 80~83,因此在选用骨料时,应该选择表面没有弱包裹层、岩石弹模较低、级配良好以及线膨胀系数较小的骨料。所选用的砂子应该为中砂,其石子为大粒径的碎石或者卵石,砂子的含泥量不能大于3,石子的含泥量不能大于1。此外,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可以用适量的粉煤灰来代替水泥,粉煤灰含碱量和含硫量较小,烧失量较小,其需水量也较小,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便于施工的操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混凝土的水化热下降,其掺量通常在15~20左右。
        第三,所采用的水质应该是不含有害物质的纯净水。
1.3技术准备
        第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事先和混凝土供应单位办理相应的预拌混凝土委托单以及相关的浇灌申请,其中委托单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方量、浇筑时间以及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等。
        第二,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所有的机具进行检查,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专职技工,便于随时进行检修。
        第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确保水、照明以及电的正常运行,在施工现场中准备相应的人工振捣和搅拌工具,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临时停电停水,产生意外施工缝。
二、施工方法
2.1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降低砂、石的温度,夏季应在砂、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棚防止曝晒,也可以在骨料使用前用冷水冲洗降温,夏季施工贮水池搭设防晒棚,给水管埋入土中,减少太阳的直射和外界气温对拌合水的影响,必要时用地下深井水或在水中加入碎冰(必须溶化)。
2.2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停靠位置处搭防晒棚,混凝土泵管用湿草袋包裹隔热,选择合理的浇筑时间既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完善浇筑工艺。总之加快混凝土各环节的施工速度。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超过 28℃。准备应急处理预案。在浇筑前编写可能会遇见的应急处理措施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如:泵车损坏、搅拌站生产线损毁、天气温度过高等紧急情况;可以让泵站单独使用一条生产线,并保证其他生产线可以被征用;现场接驳临时水,随时可以降温养护。
2.3模板及支撑
        泵送工艺的大体积混凝土,速度快,浇筑面集中,不能同时将混凝土均匀地分送到浇筑混凝土的各部位,因此不能按传统、常规的办法配置。应根据实际受力状况,对模板内侧与结构主筋拉结的钢筋直径和间距、模板纵向和竖向的背枋规格和间距,模板外侧支撑的用料和间距等,按计算所得的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计算确定,模板下口应用50×100 木枋找平,木枋上开 5×30 的排水孔以排除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泌水。
2.4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
        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机具的数量配置,需根据现场混凝土的浇筑强度计算确定各种规格型号机具和具体台数,各种机具的平面布置应按浇筑方案精心规划,保证混凝土连续不间断的浇筑。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升,控制结构的内外温差,根据工程对象和施工季节采取相应措施。浇筑方法结合结构物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条件以及施工季节等情况综合选择。
        斜面分层法:结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结构物,如汽轮发电机基础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施工,即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混凝土浇筑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推进,遇有横梁结构,则从梁的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振捣工作面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分段分层法:厚度不大,但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如主厂房地下室底板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法施工。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
        全面分层法:结构平面尺寸不太大的结构物,如 引风机、送风机基础从短边开始浇筑施工,沿长边进行。在整个浇筑仓内进行全面分层来浇筑混凝土,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还未初凝前,返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到全部浇筑完成。混凝土的振捣,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捣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 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振捣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应相应跟上,确保整个高度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分层下料厚度不得超过50cm。混凝土振捣采用φ50 振动棒,振动间距不得大于40cm,采取快进慢退的振动捣实方法,振动棒须插入上层混凝土50mm内使两层混凝土结合密实。如图:


一、施工组织管理重难点及对策
        1、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在必须满足工期节点要求的前提下,编制合理、可行、详细的总进度计划;
2、根据进度计划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施工队,做好劳动力、物资、资金等资源配置工作;
        3、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进度协调管理小组,制定三级计划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应工期进度保证措施;
        4、对进度实施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对出现的偏差,及时采取纠偏补救措施,必须完成工期目标。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
    1、就近选择供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的厂家。
        2、制定针对性施工方案和工艺标准,对混凝土的温度采取合理控制措施,改善混凝土密实度,保证质量。
        3、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优化配合比,针对抗裂性能影响因素,减少混凝土自收缩,提前做好配合比。
        4、对浇筑路线、场内场外路线、劳动力安排、机械设备等提前做好策划。
        5、承台混凝浇筑拟用6台HBT60型输送泵,另配备1台备用泵;适时配置混凝土天泵配合施工。
        6、承台混凝土采用电脑测温,实时监控内部温度,及时改进养护措施。拟定承台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保湿层)加聚苯板(容重18kg/m3保温层),上再覆盖一层防雨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7、通过建立好的模型统计出混凝土的工程量。同时应用广联达的清单进行比对,按施工进度分阶段提供工程量清单,分阶段备料,辅助施工结算。
结语:
        综合上文内容可以得知,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开展会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工程项目的开展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施工企业纷纷完善了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但是施工组织管理会受到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很多施工单位在管理体系、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和施工材料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多漏洞,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要求施工方加强对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完善,通过对制度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等方面的优化,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桂兰.工民建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2]李桂兰.工民建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3]王石林.刍议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3,(5):166~168.
        (作者单位:江苏苏伟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鲁肖东.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管理和施工技术体系介绍[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7(3):00114-00114.
        【2】阎明伟, 赵丰东, 田军,等.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管理和施工技术体系介绍[J].工程质量, 2014, 32(6):1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