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宪锡
佛山市顺德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升级、社会文明逐步提升的新时期,民众生活质量也愈加优化,对民用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往建筑结构设计已不能完全切合民众在住房上不断提高的要求,借助短肢剪力墙的融入,在能够保证侧向刚度同时,能够满足建筑布局灵活,使结构与建筑更加协调,进而在民用建筑建设中得到充分运用。这还需要在民用建筑设计环节,先对短肢剪力墙及其运用原则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再将短肢剪力墙在建筑设计各环节的运用予以精细掌控,本文将对此进行研讨。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民用建筑;建筑结构设计
引言
在国内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也愈加体现无可替代的意义。想要在合理范围内,既能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又可以满足建筑空间布局前提下,建筑工程就可考虑将短肢剪力墙运用到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这样可以强化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成效,提高结构性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还会为民用建筑修建环节提供有利条件,保证建筑企业各方面效益提升,所以,就有必要研讨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
1 短肢剪力墙概述
短肢剪力墙指的是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的比例在 4~8之间的剪力墙,由于规范对短肢剪力墙含钢量要求较高,现实设计中,为了控制含钢量,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较少;但普通剪力墙长度较长,对建筑限制性较大,如果将肢剪力墙合理地运用于民用建筑修建中,可以明显强化建筑灵活性。应当遵循以下两个方面原则:
其一是确保短肢剪墙总量切合工程发展要求,保证其特点充分彰显。但在具体设计环节,短肢剪力墙总量的掌控过程具有较高难度,如果过少就不能切合工程发展标准;如果过多则又可能导致结构抗震性能差以及材料损耗较大。
其二是短肢剪力墙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会体现明显的灵活性,能够保证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结合工程实际客观条件,来将墙体样态和区位设置计划予以变更。然而大幅度变更容易导致后续建设过程具有较高难度,弱化了现实性。所以,从短肢剪力墙的样式上而言,掌控非常关键,短肢剪力墙样态应得到相应设置,并在工程建设中,也不可基于其灵活性的角度而更改其原本样态。一字型短肢剪力墙架构不能得到有效运用,而十字型则能够符合相关要求、保证能够得到充分运用。将短肢墙架构予以合理设置,能够强化其与建筑架构间的协调性,强化建筑耐久性。
2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短肢剪力墙的注意要点
2.1短肢剪力墙布置数量。
虽然注意的是,虽然短肢剪力布置灵活,但其抗震性能一般,为安全起见高层住宅中短肢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多,同时现行规范对短肢剪力墙钢筋含量及轴压比等指标参数要求较大,需要认真对待短肢剪力的设计,使之符合规范要求。同时由于短肢剪力墙钢筋含量较大,短肢剪力墙数量太多会影响到整个项目钢筋含量,因此不能随意设置短肢剪力。可以在楼梯间等建筑布局较少改变的地方可以设置普通剪力墙,在建筑灵活变动可能性较大的地方设置短肢剪力墙,这样就能够在满足结构性能条件下同时满足建筑的需求,才能体现短肢剪力墙真实价值。
2.2短肢剪力墙的稳定性
与普通剪力墙相比,短肢剪力墙较短,同样受荷面积情况下,其轴压比较大,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验算其稳定。
实际设计中,应该避免一字形短肢剪力墙,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附录D墙体稳定验算,可以采用T形、L形、工字形等等三边支承的短肢剪力墙,其稳定性可以大大增加。
3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
3.1工程要求
民用建筑建设必须满足能够节约成本,能够确保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原则。另外,民用建筑结构的设计,还要考虑建筑可用空间最大化的问题以及与地理环境相契合的问题。这些都是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短肢剪力墙应该注意的问题。而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还要满足严格限制高度以及合理化结构布置的要求,此外,应保证验算连梁强剪弱弯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3.2 短肢剪力墙门窗洞口的设计
采光始终都是广大业主高度重视的一个项目,也是相关专业人员所看重的一个项目,所以建筑门窗的设计主要就是保证建筑采光条件的良好。在具体设计环节中,需要在建筑主体架构的指定区位,预留出安设门窗的位置,然后专业人员就能够结合所预留洞口的尺寸,对短肢剪力墙结构形状和定位予以相应设设计,而门窗洞口的设计应保证将短肢剪力墙所在区位和形状进行明确,保证门窗区域整体设计具有规整性。
3.3 短肢剪力墙的抗震设计
尽管在国内震灾较为少见,但凡事都有不可预料性,所以说震灾风险因素还容易产生,假若建筑架构处于震灾环境中,并且其稳固性也低于建筑使用防御要求,就可能导致建筑主体架构存在沉降或倒塌的风险。如果震灾强度高出相关临界值,就可能导致建筑主体架构出出现损伤或整体沉降。所以,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在具体开展中,就应当根据相关专业部门给出的防震标准数据,并结合专业规程进行操作。在此期间,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当将建筑各个承重点的承受高程予以精准预测。由于着重强调的是架构区位形变的因素,因而就不能完全参考短肢剪力墙结构,一般来说,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承重力都不能高出建筑架构基底总承受力的50%。必须要在进一步科学运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同时,根据相关标准将轴压比予以精细掌控,确保配筋环节的相应性,保证建筑设计成效明显达到预期。这还需要借助纵横配筋措施的运用,引用符合相关要求的钢材,保证钢筋连接的充分稳固,保证建筑主体架构的稳定。
3.4 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在具体开展时,专业技术人员应以主动态度对建筑各部组件的运用流程和规程进行充分了解,特别是要了解,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合理运用,能够进一步强化建筑架构稳固性。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中,就需要对以下几点内容进行充分参考:第一是在合理范围内,精细掌控墙体截面面积,着重注意相关工作所涉及的侧移、扭转和总高度限值等操作流程,充分提高短肢剪力墙运用的质量成效,以避免边框位置轴压数据高出既定数值。精细掌控轴压比,在相关工作开展中,需要借助建筑架构本身梁体与墙体延性,来对轴压比予以相应性掌控,防止所涉边框存在不稳固状态;适当增加水平配筋量,使主体的延性作用增强,满足建筑结构的承载需求;减少扭转使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结语
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具体开展时,尽管在短肢剪力墙运用过程中伴随诸多影响因素,然而这样也会实现一定的效益。随着城市基础建设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展,将短肢剪力墙融入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能够在强化工程稳定性的同时,也强化建筑工程外部防御力和耐久性,降低建筑总体重量。所以在本文中就详细对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路会兰.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7):210-211.
[2]午首超.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中设计和运用分析[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9(02):15-17.
[3]杨平.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4(13):28.
[4]赵剑.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