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侯玉晓
[导读] 伴随着国家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时更急需要注重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
        侯玉晓  
        河南省驻马店实验小学   463000

        摘要:伴随着国家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时更急需要注重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既要满足小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还要促进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成长。数学作为一门存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对于逻辑思维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完全理解掌握其全部知识要更加困难。对此,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导,通过营造生活氛围的方式进行授课,最大程度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的同时,促进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增强。

        关键词:教师;小学生;生活化;数学

        
        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应跟随其发展的脚步,生活化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方式、策略皆与传统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生活化教学不仅一改传统枯燥的板书教学,在教学环节当中结合小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事物作为教学载体,既有利于降低数学知识具有的抽象性,还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掌握的亲近感,从而在更加贴合生活的教学中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增强。
一、开展生活游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能够主动、高效学习的源泉,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多以文字讲解的形式进行知识传达,氛围单调的同时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被动。生活游戏教学则是教师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带领小学生学习知识,将当下的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进行巧妙结合,既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现阶段的教学任务,还能够在游戏氛围里增强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在欢快的游戏教学环节中加速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接龙抢答的游戏,即教师将班级小学生根据座位分成一列一组,而后由坐在第一位的小学生进行抢夺,抢到答题权的小组可以进行计算,答对得一分、答错减一分,游戏结束时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同学们,第一题是600-299等于多少。”教师提出第一题。某小组代表抢到题目后表示:“老师,答案是301。”“回答正确,该小组获得一分。第二题是360+170-220等于多少”教师适当提高难度并给出第二题。另一小组抢到题目后迅速回答:“老师,等于310。”教师以团队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既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团队求胜意识,进而在愉快的抢答游戏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营造生活情景,增强学生图形理解
  图形理解是指小学生能够独立在脑海中构建、拆分、组合各种图形的技巧。

图形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小学生的图形理解能力则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解答该类型题目时的准确性。生活情景教学是指教师结合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导,以小学生最为亲近的生活实例作为教学载体,使小学生置身于特定生活情景当中,既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利于强化小学生对于生活事物的认知,进而促进小学生图形理解能力的增强。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可以进行生活情景塑造。“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存在的许多事物都是有长方形与正方形构成的,比如老师身后的黑板,它就是长方形的,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是这种图形构成的呢”教师结合生活情景提出问题。一名小学生举手表示:“老师,我们的数学书就是长方形的,然后课桌的表面也是长方形的。”另一名小学生进行补充:“老师,窗户的玻璃是长方形,台阶每一阶也都是长方形的。”教师结合生活情景进行图形知识讲述,既有利于将数学知识具象化,还有利于增强小学生对于生活事物的认知,进而在更加贴合小学生日常生活的讲解中促进小学生图形理解能力的增强。
三、结合生活实际,强化学生知识应用
  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小学生能够将知识所学灵活的应用到生活当中便是检验其知识掌握的一个重要标准。生活实际即为小学生生活中切实发生的事例,教师将之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既有利于巩固小学生以往的知识所学,还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把握,进而在更具生活气息的教学当中强化小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当中真实发生的事例进行讲述,如在购物时铅笔1元一支、橡皮0.5元一块、尺子2元一把,手中有5元钱,在把所有钱用光的前提下存在哪些购买方式呢。一名小学生思考后表示:“老师,我可以购买5支铅笔、10块橡皮,这样都可以把所有钱花完。”另一名小学生进行补充:“老师我会购买2支铅笔、2块橡皮和1把尺子,这样不仅能够花完所有钱,而且购买的商品还够我一周的学习使用。”教师为小学生设定生活中的购物例子并让其独立思考可行的购买方式,既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于购物这一生活行为的认知,从而在生活实际练习中促进小学生知识应用水平的增强。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法是现阶段内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将数学知识具有的抽象性降至最低,将其以更为具体的形式进行表现,还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亲和力,使小学生能够更加直接的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存在的关联性,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发掘数学知识能力的同时,促进小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小龙.基于生活化理念所开展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5):38.
[2]王爱芳.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05):136-137.
[3]关侣萍.生活数学 活力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