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王亚徐
[导读]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运用问题实际教学方法,
        王亚徐
        弥渡县第二完全中学   云南  弥渡  675604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运用问题实际教学方法,通过构建问题、提出问题来有效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学习活动,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自主探究能力。问题式教学方法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表中要求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问题式课堂学习氛围,从根本层面来有效提高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   高中   地理
        引言: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锻炼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主要目的,且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一种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对于问题的设计、实践的引导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在地理学科教学实践中真正地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一、借助信息化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信息化教学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通过引入视频、图片、动画或者音频等教学资源,来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以此来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观看思考和探究,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也可以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增添新鲜活力,进而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以鲁教版高中教材中褶皱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为例,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首先引入背斜与向斜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导入问题:如何形成的皱褶山?接着地理教师借助微课短视频将褶皱山形成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借助动画视频指导学生探究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原因,使学生形成直观感受,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意识。再比如南水北调知识点教学时,地理教师可引入中线工程的相关视频,视频中囊括整个工程,借此创设问题:东线工程的调入区和跨越的行政区分别是哪些?开通中线工程的时间和它的调入区分别是什么?西线工程为什么迄今为止都未开通调水?以此来有效引发学生对南水北调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了解,进而促使学生可以高质高效的进行地理知识学习。[1]
        二、开展生活化问题教学
        高中地理学科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的热点知识内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关的生活实际事例,来开展生活化问题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化素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进而最大化提升高中地理学科的问题式教学效果。高中地理课程本就是一门实用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地理教师通过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来讲将教学内容与之进行相互融合,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同时还可以充分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探究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效率。

以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气候》一课为例,地理教师就可以结合“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作为课前导入内容,有效烘托本节课程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另外地理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较为稀奇的事物,比如:马纬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等无风带、“贸易风”(信风)等,通过引入这些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事物,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有效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
        三、互动学习,挖掘问题本质
        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通过开展互动学习活动,来有效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以及生生互动交流,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问题式学习积极参与性,促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来挖掘出相关问题的本质所在,进而有效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效果。以鲁教版教材中《人口数量变化》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为例,由于现实社会中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房价的暴涨,极大影响现如今的年轻人是否选择生育来繁衍后代的想法。而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这就造成了很多年轻人害怕生育孩子会给自己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所以选择拒绝生育,这就导致了我国近几年人口呈现了极具下降趋势。结合这一社会现象,地理教师向学生提出:大家思考下,还有哪些其他的原因是影响我国人口下滑的原因呢?根据学生的思考教师进行课堂上的合作互动提问环节,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除了从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方面考虑外的其他方面分析了原因,有的小组提出了还有自然灾害对人口以及流行病毒所造成的人口死亡也是很大的原因。地理教师通过开展这种合作互动学习活动,来有效活跃地理课堂的问题式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促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而实现了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的提升。[3]
        四、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高中地理学科从未知到已知的方法运用,在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充分活跃了地理课堂的学习氛围,最大化的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同时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分析以及探究,让学生可以在增强自身地理学习能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地理问题探究兴趣,另外可以让学生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树立起地理学科的学习自信心,提高自身的理学科学习效果,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志勇.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三环节[J].教学与管理.2018(28):64-67.
        [2]刘小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5(S2):246-247.
        [3]张俊飞.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基于对地理教学中问题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8(09):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