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黄月培
[导读] 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
        黄月培
        凌云县中学
        摘要: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首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优势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应用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物理;应用

        物理学科作为高中阶段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抽象思维具有一定的要求,且目前高中物理教材中理论性知识为主,若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梳理,则对学生学习效率造成影响,也会让学生对物理课堂产生抵触情绪。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工具,将其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但必须把握思维导图特点,经过合理的运用,才能推动高中物理教学更好的发展。基于此,加强对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思维导图相关概述
        思维是眼睛所不能见的一种大脑活动,本身具有不可视特点。而思维导图则作为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利用文字、画图等方式将人的思维过程形象的表达出来,赋予了思维具象化特征。具体来说,思维导图将图文结合起来,从一个关键词出发向外发射,通过思维导图表示层级间从属关系词,形成相对完整的记忆链条。思维导图也是一种记忆性地图,人脑在记忆内容过程中,长时间会容易遗忘,且随着记忆内容增多,相同内容之间记忆容易混淆。通过思维导图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前学后忘的问题。思维导图的绘制,需要先确定一个思考中心,从中心出发向四周反射无数个关键点,并与中心构成关联,每一个节点也可以继续发射节点,形成一个反射性的结构。借助于记忆与思维习惯,将科学与艺术等融入到思维导图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左右脑思考技能。
2 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优势
2.1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从大量实践中证明,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极具逻辑性、组织性的记忆方式,能够通过一个详实知识点,逐渐辐射出和这一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内涵。通过思维导图结构,能够对不同知识间联系点勾勒出来,理清知识脉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借助于思维导图能够便于学生记忆,以更加生动细致的知识结构,推动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在记忆某一物理知识内容中,还能够调动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
2.2有助于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物理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普遍难度,很多物理知识都是学生在之前学习中没有接触到的知识。思维导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网络,让学生通过知识网络系统的学习物理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夯实知识结构,通过思维导图直观的了解知识,夯实物理知识学习中薄弱环节。另外,高中物理知识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知识链条更加紧密,也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加实用性的工具,这对于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3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思维导图也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学生从情感上具有一定好奇心,借助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兴趣趋势下进行思考,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这对于今后的物理学习有很大帮助。
2 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体应用措施
2.1 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前预习作为关键环节,通过课前预习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记忆。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提前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就会有针对性,也显得游刃有余,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借助于思维导图工具,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环节中自己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将知识分为不同级别,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鼓励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更详细、思路更清晰。
2.2 在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物理作为高中阶段重要学科,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同时还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归纳能力。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同时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性。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满足对新知识的讲解。例如,在“加速度”相关知识教学中,刚开始接触物理的高中生,对于加速度概念理解有很大难度,对于加速度的抽象性认识不足,加上其涉及速度矢量性以及变化情况,若依据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从概念——公式——案例,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借助于思维导图,教师将整章内容都展现出来,依据思维导图脉络进行逐一讲解,通过思维导图还能将本章内容和其他章节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章节的内容。通过这种思维导图方式,学生在做题环节中可以在脑海中迅速调出知识点,且结合具体题目高效的解决相应问题。可以说,借助于思维导图可以在新课教学中迅速将抽象知识转变为具体知识,便于学生学习。
2.3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作为高中物理教学中关键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往往会对实验教学进行明显压缩,甚至有些教师忽视了实验教学,将其片面的归为理论讲述,导致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思维导图运用在实验教学环节中,能够大大的节约实验教学实践,将实验内容凸显出来。物理实验具有有序性特点,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将实验顺序、操作顺序显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学习。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下,让学生理清各实验步骤之间联系,对实验过程烂熟于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2.4 在课堂复习中的应用
        正式上课前,教师往往会进行知识巩固,对上一节课知识进行回顾,这一环节也相当于课堂复习。以往在这一课堂复习中,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对上节课中关键概念、物理公式等进行回顾,但这种传统的复习方式,容易造成知识点割裂,学生也不容易构建知识结构。而借助于思维导图工具,在课堂复习环节中向学生展示上节课内容,并针对相关重点加以讲解,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其对整体内容掌握和把控,形成一个更为细致、完整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力学”知识课堂复习环节中,由于力学作为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且具有抽象性特点,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力学知识框架,便于学生了解力学知识之间逻辑关系,提升课堂复习效果。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物理逻辑关系构建出来,形成一张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结构图,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提升物理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提升物理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洪武.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1(8):114-116.
[2]陈嘉润,唐伟平.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际应用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2019,11(9):36-38.
[3]桑慧明.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技巧解析[J].孩子天地.2020,24(12):56-57.
[4]邓生.核心素养背景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窗.2020,25(8):49-50.
[5]董繁荣.情景教学法及其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孩子天地.2020,23(2):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