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许丹丹
[导读] 现阶段的社会中,随着国际化发展的程度不断提高
        许丹丹
        青岛工学院 266300

        摘要:现阶段的社会中,随着国际化发展的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已经逐渐的抛弃了以往的偏见,日语已经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不但有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知识,并且要求具有相应的表达能力。这两点可以具体在学生人际沟通以及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得到展示。并且是现代社会对于应用型日语人才的要求。文章针对现阶段高教日语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想要概述应用型人才的标准以及培养方式,为有关高校日语专业的研究学者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校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
在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发展越来越快,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到国外留学,进而有效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中日商贸交流发展深入的背景下,对于日语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需求量也逐渐增大。现阶段中,国内高校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培训方式基本都是以外语的培训方式为模板而进行,并没有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进行深度思考。另外,现阶段中高教日语教学通常都将是理论与实践部分相分割,用“3+2”或“2+1”模式进行上课,实践部分也仅仅流于形式,使得学生难以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继而拉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故此,一定要改革日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有效提高日语应用型人才能力水准。
        1日语应用人才要求标准
现阶段中被社会需要的日语专业人才,需要能够符合以下几点标准。
        1.1日语听写与表达能力
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日语要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进行日语教学的过程中,表达与听写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能力。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这两项能力属于基础,不然无法在日常的工作与交流中良好的使用日语,不能进行观点传递。尤其是一些大型与外贸企业当中,要求翻译人员具有良好的日语听写与表达能力。
        1.2掌握行业素质与基础知识
语言交流通常会涉及到语境与行业环境,所以,日语工作者必须掌握相关的行业素养以及知识才可以更好的完成语言交流工作,适当的还需要了解一些行业相关话题。从业者需要针对性的对行业内一些术语进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方便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完成工作。
        1.3了解日语的内涵与背景
每一种语言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发展背景,在一些日企或与日本文化有关的工作岗位中,从业者应当充分对日本文化有所了解,只要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工作当中掌握人际关系,缩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也是对从业者日语听写与表达能力的具体展现。从业者还应当多学习一些日本人生活工作中的细节礼仪,并在工作中对此多多注意,确保可以顺利的完成工作。
        2现阶段中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分析
当前国内各个高校对于日语专业课程的设立标准并不统一,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语专业在我国并不是重点专业,各大高校中开设日语教学的时间以及环境也存在差异。甚至还有部分高校仍未开设日语专业。对于日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经验不足。现阶段中,国内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2.1依据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进行人才培养主要以日语语言技能的传授为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些日本文化、文学教育的有关知识。

通过该模式进行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能力,但可惜在实际应用方面属于短板。此模式对于人才培养有很高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掌握良好的日语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以训练应用能力为主的方式
这种培训方式通常被称为“日语+”其最大的优势是在于能够针对特定的日语技能进行培养,此类教学方式最为重视应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相对来说也更加系统化与专业化。
        2.3与综合能力提升为主的培养模式
此类模式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不忘综合能力的养成,该种模式被人称之为创新型日语人才培养方式。这种模式需要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
由上可知,国内各大高校对于日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高校中的教学者应当对社会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充分研究后,积极对日语专业人才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确保教学质量能够与时代的发展相符合。进行日语专业人才的教学培养工作当中,高校需要时刻结合现阶段发展情况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动,积极更新教学模式。
        3高校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高校在进行学生日语专业培养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日后参与工作时可能会遇到的情景,着重增强学生至于应用能力的塑造培养,确保学生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1确定培养方向,塑造专业人才
在进行日语专业人才塑造之前高校一定要对专业人才的定位进行明确。为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将来变化的趋势,日语专业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针对性处理。保证日语教学工作重视听力、写作、翻译、表达技巧这些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充分思考学生未来的发展与规划,积极提高学生的日语沟通、翻译、快速记录的能力。在正式开设日语专业之前,还要做一些有关调查。掌握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实际岗位中人才需求的标准,结合起来明确高校自身的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向。多数的高校日语专业都注重实用性为重点,所开设的专业旅游、商务、国际贸易相息息相关。这些专业在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
        3.2建立良好的日语专业培养素材
当高校确定好自身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后,高校应当重视该项并以此为核心,有效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日语专业培养内容,积极展开相关的日语教学活动。文章认为主要的培养内容应当重视以下3点。(1)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2)重视相关行业知识的,例如旅游业中的学生,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国内与日本的旅游业现状、服务特征、服务方式等内容进行介绍。(3)重视对日本文化知识的培养,对学生介绍日本人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为日后的工作铺垫基础。
        结束语
由上可知,结合现阶段中社会的发展趋势,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单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硬搬老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应当是以标准的文化知识教学为基础,积极重视对于学生日语运用能力的强化训练。这不但会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高校日语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如今,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快的环境下,高校都在积极重视日语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精英型应用人才,有效的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雨.新媒体时代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对策探讨[J].农家参谋,2018(19):295.
[2]梅煜,张立杰.论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8(15):173-174.
[3]胡怡.论新媒体时代政府公共管理[J].中国报业,2017(14):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