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 杨步飞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上   作者:杨步飞
[导读] 工业生产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对机械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机械设备制造实施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对此,本文将在充分认知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强化管理的策略,以便为机械设备制造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协创机械(杭州)有限公司   杨步飞  

摘要:工业生产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对机械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机械设备制造实施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对此,本文将在充分认知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强化管理的策略,以便为机械设备制造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优化
        前言:构建高效的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机械生产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企业若是不能对自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入剖析,那么被市场抛弃也就只是时间问题。因此,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与时俱进的对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全面优化。
        一、机械设备制造管理体系现存问题分析
        1.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把控问题
        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开放将会对后续的生产工作造成长效的作用,若是不能对设备和开发流程做出合理兼顾,那么设备的工作性质、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然而现实中有不少企业没有认识到设计开发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将目光集中于降低生产成本,却没有注意到设计开发对机械设备制造的全局性影响。
        2.质量管理模式短板明显
        质量管理模式对实际生产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企业若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实际生产状况调整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水平就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部分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沿用旧式管理模式,认为已有的模式基本可以满足生产方面的需求,但是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单凭落后的管理模式却是远远不够。旧式管理体制只是将目光局限于产品质量,没有关注到顾客的实际需要和相关评价,所以产品的满意度方面常常不尽如人意。所以说,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涵盖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的众多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的保障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落实到位
        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优化是一项旷日持久、内容复杂的工作,企业如果不能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能用高度重视的态度将其应用在生产工作当中,那么质量管理最终也只是一句口号。市场竞争的残酷的,沉湎于过去的经营模式不思进取,只会让企业逐渐丧失竞争力,最终被市场竞争的洪流吞没。
        4.质量管理工作不规范
        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要包含生产全过程,涉及全体工作人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质量监管的全面性。如果企业只是将质量管理集中于关键生产环节,即使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但却也会在松懈的整体环境下丧失监管有效性,最终导致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作出的努力白白浪费。所以说,企业在质量管理上的不规范最终会导致整体性和体系性方面的隐患,企业在规范性的建设方面务必要保持求全、求实的态度。



        二、实现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路径分析
        1.建立完整的企业人员培训机制
        机械制造的工作由一线工作人员承担,所以在员工的入职培训、岗位培训方面企业要格外留心,尽可能构建起囊括生产技能、生产规范的质量管理培训机制,让员工能在进入企业,参与企业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推动生产理论和生产实践的结合。经过系统机制培训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会有更好的表现,无论是从服从管理还是规范、高效生产方面,都会有显著的改善。因此,企业要定期开展员工培训课程,将培训成绩和绩效挂钩,防止工作人员经过长期生产后出现散漫的心态。此外,企业要安排技术人员对关键岗位的员工进行考核,保证操作正确性和规范性。在条件允许时,企业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将培训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让员工在机械制造工作中能够有盼头、有动力。
        2.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
        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员工质量考核机制,并且将考核的评定与员工的绩效挂钩,这样才能从实质上促进员工积极性。首先,将员工的各项工作进行汇总,根据工作的难易程度,进行详细的分值和划分,最终变成一套打分的机制,从而实现员工的绩效管理考核。在产品全过程的生产中要从顾客需求调查、产品设计、物料获取、产品加工、配送分销、售后服务、最终处置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入手,在整个过程中同步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和产品质量的管理,这样才能对整个流程的生产进行有效地控制,掌握生产的全过程。
        3.细化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工作的细化,在当今产品要求如此高的市场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产品检验时,需要细化检验工作,并且将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检验的准确性。除了参照一系列的检验参考手册以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产品做出一套检验的标准。可以将标准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包含若干的标准,从而赋予其不同的分值,这样在评定一项产品质量的时候就可以将其量化,凡是低于这个量化标准的都将被淘汰。在工作任务安排上,不仅需要细化员工的工作任务,而且还需要制定员工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的内容更需要细化到点并量化到分数,最终也是用一个量化的标准进行员工绩效的评定。在安全性管理方面,也需要编制一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员工机械使用手册、员工安全使用手册等,不仅需要要求员工进行学习,而且在危险区域、操作危险步骤区域和危险机械表面也要做出显眼的标识,这样才能真正地在细节方面实现安全性的质量管理。
        4.完善数据分析应用方法
        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详细总结机械设备的制造和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可以深入了解到质量管控生产中的具体情况,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判断,有利于了解生产情况,并通过对比以往数据做出产品优化的管理和调整。例如,统计每批机械产品生产速度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以往产品的历史数据、合格率和报废率,来对比产品的生产效果,从而改进提升;建立一套详细的数据分析体系,从目标、内容和标准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量化定位,然后编成文本,以供参照。
        结束语:总而言之,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对有关企业来说刻不容缓。企业应当深刻反思自身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周全地参考各项解决措施,然后在结合实际的前提下对质量管理体系作出调整,对传统管理方法作出扬弃,最终在质量改革的作用下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坤斌.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J].轻工标准与质量,2020,(5)
[2]张良祥,张云恩.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0(1)
[3]张建.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8,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