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蓝天平
[导读] 文言文是一种距离现代生活较远的文体,这种古代汉语由书面语言组成

        蓝天平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实验小学分校363200
        摘要:文言文是一种距离现代生活较远的文体,这种古代汉语由书面语言组成,其特点有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等,其中又包含了众多文体,历经各代文人墨饰愈显弥珍。作为一种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的语言,其中的实词、虚词、动词、形容词焕发出全新的内涵,值得后世学习。本文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研究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教育方法
        引言: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古代文人的智慧结晶,也是重要的历史见证和文化载体。优秀的文言文作品被后世传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把握高年级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重视文言文教学,从学习兴趣、阅读技巧、内涵分析、活动开设等方面入手,遴选高效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一、有效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任何事物的关键,也是一种态度和倾向,有助于接近、探索事物的真相,可以表现出个性倾向。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文言文,为此,教师应当有效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提升其学习获得感与满足感。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四时田园杂兴》的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具出示不同的田园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其用古语来形容图片的内容,以此活跃课堂氛围,并引出新知。展示古诗的全文,并板书“昼”、“耘”、“绩”、“昼夜”、“耘田”、“绩麻”等生字生词,带领学生朗读全诗,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画卷。利用多媒体教具出示诗人范成大的生平资料,并邀请学生朗读,使之明白诗人的写作风格与丰功伟绩。逐句朗读并讲解其中的含义,使其理解诗人为辛勤、恬适的劳动场面所动容,感受到了诗人对温馨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利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配乐范读音频,使学生能够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情感,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古诗热爱之情[1]。
        二、细致讲授文言文阅读技巧
        阅读最能感受文言文中的情感与意义,因此,教师要传授阅读技巧,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读、理解、鉴别能力,通过反复诵读来增强语感,注重日常积累,循序渐进的丰富知识储备,通过不断领悟类推,有效拓宽知识视域,提升文学境界。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杨氏之子》的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先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甚”、“惠”、“诣”、“君家”、“夫子家”等生字生词,让学生借助多媒体、古文字典、教材等来查阅字义,为后续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随后教师领读全文,让学生在倾读的过程中标注难辨的字音,要求其读准字音,再理解文意。逐句讲解古文,使之明白文中揭示的道理,再随机邀请学生通读全文,指正其发音中的偏差,并出示断句提示,如: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让学生按照断句提示来读,掌握阅读的技巧,培养正确的阅读语感。再鼓励学生之间逐句互读以感受文意,体会文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感受故事中的风趣的语言。

通过细致讲授阅读技巧,使学生能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文章,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有效提升文学境界[2]。
        三、深度分析文言文中的内涵
        文言文具有深厚的内涵,在思想表达方面能够充分承载不同风格,也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深度分析文言文其中的内涵有助于理解传统高级文学,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能够带来积极正向的功效,所以,教师要深度分析其内涵,细细推敲,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收获真知。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古人谈读书》的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先带领学生通读三则文言文,使之明白“矣”、“耻”、“默”、“倦”、“谓”、“既”、“窥”、“断”等生字的读音,并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孔子、朱熹、曾国潘三人的生平功绩,介绍知名创作,使学生能够熟知不同的文学著作,并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查阅品读。板书“谦虚、勤奋、务实”,讲解孔子论语中的三句话,深度发掘内涵,使之明白孔子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板书“心、眼、口”,细致讲解朱熹对于读书方法的理解,使学生明白读书应该全神贯注。板书“有志、有识、有恒”,引导学生思考曾国潘对走读书向成功的见解,明白读书要遵循以上三点。通过深度分析文言文中的内涵,细细推敲其中的意义,使学生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3]。
        四、适当开展文言文趣味活动
        部分文言文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由于身心发展规律所限制,有些学生会按捺不住心中的躁动,注意力从文字转移到别处,学习质量大打折扣,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难题。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并且遵循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适当开展趣味学习活动,激发和维持其学习热情,间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开展古代舞台剧表演活动,由学生自由组队,选取教材中的任意古代故事进行表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教师要给予其指导和建议,确保表演顺利进行,使其能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内涵。举办古诗词朗诵大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在多人朗诵中感受作者所抒发的真情实感,体会古人的博大胸襟,增强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开展古诗词背诵比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队伍,先由教师说出上句,让各不同队伍抢答下句,答对队伍可以获得奖励,再让不同队伍互相出题,成功回答的则获得奖励,还可以指定一篇古文进行背诵,以计时方式来评比出背诵用时最短的学生,并给予奖励。通过开展趣味学习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但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而且提升了教学多样性,优化了教学结构,切实提升了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应当结合有效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细致讲授文言文阅读技巧、深度分析文言文中的内涵、适当开展文言文趣味活动等策略,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遵循“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教学原则,重视小学高学段学生主题学习地位,注重日常积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其文言文学习的热情与信心,提高学习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林爱兰.小学语文课堂提升学生有效参与度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83.
[2]王永林.小学文言文怎么教[J].语文建设,2019,24:12-16.
[3]崔云飞,刘扬帆.小学文言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