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3期   作者:韩美娟
[导读] 建筑工程实践中,造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推动项目工程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形式。
        韩美娟
        身份证号:45232419800723****
        摘要:建筑工程实践中,造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推动项目工程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形式。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实践中,围绕着项目施工为核心,确定造价并对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这一管理过程涉及到对整个项目的管理与经营。工程造价管理应当遵循经济发展中的规律,利用科学高效的方法进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最终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优化策略;研究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主要指的是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各种流动资金、无形资产的总和。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的主体较多且消耗大量的资源,大量资金,所以管理工程造价也具有较高的难度。工程造价管理可以优化与协调人力物力与资源,并优化相关的设计,确保项目的效益能够最大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的进度与水平,因此,应重视工程造价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造价管理方面的人员能力较低
        当前,我国十分关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人员在持续增加。但是我国真正具备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人才依然比较少。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不够专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能力强的人员比较少。尽管人员增加了,但是整体的素质比较低。另外,当前我国出现了不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培训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然而,这种培训机构安排的课程内容都比较单一,大部分是依赖套定额与单价的方式来完成编制与审核预结算的任务。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其他重要内容涉及比较少。这种情况会导致参与培训的人员知识储备不够,综合素质较低,进而导致具体工程造价质量降低,无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1]。
        1.2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存在不足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也面临新的要求。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完善,相关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人员交叉参与的问题,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领域市场化不充分,仍需要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一些部门还没有意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行政层面存在一些干扰因素,导致工程造价管理缺乏有效性与实效性。
        1.3建筑材料与劳动力方面价格不稳定
        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使用的材料与劳动力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两方面的成本。对于建筑材料而言,其价格的波动比较大。近年来,我国市场中流动的各类建筑材料价格非常不稳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际的造价。并且,劳动力的价格也在持续地变动。在建筑行业中,不少施工人员都是来自外地的,并且施工人员在持续增加。但是近几年我国新建的建筑数量在逐渐地减少,从而造成了人多活少的局面。然而,建筑工人的报酬并没有明显地降低,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虽然相关部门始终在调整人工单价,但是人工的成本依然在上升,从而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成本[2]。
        1.4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脱节
        建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工作需要对项目整体进行管理,从工程立项一直到竣工结束都需要进行管理。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在实际的每个环节中都存在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例如,建筑单位的投资预估、设计部门的设计预估等环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缺乏沟通,交流机会比较少。这种现象导致在具体的沟通与控制方面存在断层的问题。


        2优化当前国内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策略
        2.1转变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提升造价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管理层必须从自身出发,推动建筑工程从小到大一步步优化,增强对于造价管理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各部门都能够配合与协调造价管理部门,确保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能够深入参与到管理中,提升造价管理的效率。造价管理工作者自身的思维理念也需要调整,这不仅仅是工作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专业素养的体现,造价管理工作者必须补充知识,并丰富相关经验,了解到造价相关政策与市场的调整,满足市场与国家对于造价管理的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树立高水准的职业道德,确保工程造价能够合理的开展。企业可以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或者专业知识竞赛,增强工程造价培训的力度,确保工作者拥有合格的专业能力。编制工作行为手册,对工程造价工作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化,确保能够顺利的根据行为手册制定工作标准[3]。
        2.2构建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管理工程造价的过程中,为了获得可靠且高水平的管理,一方面要转变工程造价管理的理念,同时还要从管理体系的角度出发,优化管理模式。在管理造价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其他主体管理工程造价的经验,并基于发展的思路与眼光分析问题,构建相应的造价管理体系。从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情况来看,培养出相应的造价咨询机构,为建筑企业提供方案,并推动工程造价方案优化的策略。此外对于一些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应当根据建筑工程与企业的相关类型,构建适合自身经营模式的管理体系。不同模式的工程类型可以编制相应的造价方案,企业不应当照搬其他企业的造价管理模式,而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编制完善的管理体系,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企业编制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必须要满足市场的要求,能够真正的应用在市场经营与实践中。工程造价管理必须要从项目的全程着手[4]。
        2.3深化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的监督
        建筑工程的造价涉及到各方面的内容,许多因素可以在工程的前期进行预防,面对一些突发的潜在因素,如果无法避免,可以在问题发生之前,做好对相关问题的预案,企业组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时,应当配置相应的监督机构,对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进行控制和督促。另外监督人员本身应当非常熟悉建筑市场,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动,对于工程有详细的认识,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高效和完善的方案,确定造价管理能够顺利进行。另外如果后期的实际造价,如果与预算出现偏差,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好报告,为了后续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此外监督管理部门还应当深化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增强企业内部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推动力度。造价管理必须要从工程造价的每一环节中出发,对于投资、预算、施工图编制以及预算等等不同环节展开分析,如果不同项目之间无法有效联系,往往会导致工程造价无法顺利推行。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涉及到投资前的判断、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各个环节之间必须要紧密联系[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在逐渐地扩大,在建筑方面投资的成本也在持续增加。因此,必须有效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各类影响因素的存在,并且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改善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的方法,促使建筑企业获得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措施[J].居舍,2019(28):149.
        [2]张娟.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及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19(09):312.
        [3]刘进红.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冶金管理,2019(17):134+136.
        [4]黄恩华.有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9):37+39.
        [5]李杉杉.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8):307-3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