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少华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浙江省余姚市 315400
摘要:配电网建设的合理性,节能技术的实用性,以及电网供电质量的高与低,取决于新型电网能否解决“两高一低”的配电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电网的节能技术应用不到位,造成配电网络对电能的消耗较高,只有对于农村地区配电网络的关键节能环节进行优化革新,才能够解决配电网络的高消耗问题。本文针对于农村地区配电网络节能技术环节当中所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在农村地区构建综合节能配电网络系统的方案。希望能够改善农村地区配电网络的总体效率,提高农村地区配电网络的质量和配电服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农村;配电;节能
引言
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相比于城市区域而言整体老旧,配电网络的节能技术应用也较为落后。要解决农村地区配电网络节能问题,就必须对农村配电网络进行系统规划,将关键节能技术应用于农村配电网络当中。从而降低农村地区配电网络的消耗,提升配电网络节能的效果。以国内外配电网络节能工作实践的效果来看,要提升农村地区配电台区节能网络的总体节能效率,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农村地区配电网络的总体规划与实施,建设农村地区配电网络的经济运行统筹模式,农村地区配电线路的总体管理,和电力需求的统筹规划。虽然目前对于农村地区的电网损耗节能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但是对于如何将节能的技术环节进行优化重整体电网,减少配电网络造成的消耗,在我国学界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文以另辟蹊径的方式,以农村地区配电网络的节能为研究的基点,在整体的角度系统对配电网络节能的技术措施进行整体梳理。提出了区域优化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节能技术应用题作出初步探索。
一、农村地区配电网台节能技术应用的现状
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综合目标之一,配电网络的节能技术应用和系统性改造,一直以来是追求的核心目标。近些年来,农村地区的配电节能技术,配电网络系统也得到了大幅的发展。例如,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模式优化,配电台区的优化,导线选择的优化,计量装置的优化等等,在推行当中取得了一系列较好的效果。虽然在技术环节,角度来看我国的配电节能技术有了较大改进,但是如果从整体进行考量就不难发现这些技术,虽然在某一个局部环节对于配电网络的接龙进行了优化,但是缺乏整体的统筹和规划。
例如,缺乏配电网络综合节能的数字化,以及配电网络标准化的可操作模式。因此,在农村配电网络节能技术的应用当中,经常出现节能技术的应用繁多,节能效果也得到了提升,但是仍然无法将各个环节的电网节能进行综合应用,只能对于节能效果进行大致评估,而难以得到准确的数据标准。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节能技术的应用,缺少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对应配电网络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构建标准化的量化模型。并且站在总体的角度上,对农村的配电网络进行评估,为局部环节的配电技术的应用,提供总体性的指导性方案。
二、农村配电网台区节能技术的应用要点
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节能技术环节繁多,但是关键的节能技术,要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按照电流的密度对于点能的配置进行经济划分,合理的选择导线。以截面为标准导线的铺设进行科学规划,选择导线时不但要考虑输送电力的效率,同时必须将输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考虑在内。在实际的配电实践当中,最好是按照电流的密度来进行导线种类的选择。其次,对于变压器的容量,同样也应当将经济因素考虑在内。应当提升变压器的负载率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容量,防止造成大容量变压器供电小的问题,并且根据变压器的负荷特点做到经济运行。
除此之外,合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对电网进行改造选取以节能为前提的变压器,同样是影响农村地区配电网络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
三、农村地区配电网络节能框架的基本思路
对于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节能总体模式的优化,必须从全局角度进行全面布局,对农村地区的电线线路台区,变电站,以及末端等各个供电环节进行低电压和低利率问题的整体解决,不能因为某个环节的问题而影响到总体配电网络的效能。提升对于低电压和低功率问题,应当在整体角度对于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进行分析和监控。对各个层级的供电设备进行总体调控,力求在整体上优化配电网络供电的质量以及供电的效率。农村地区的供电网络节能管理,需要在配电线路以及台区等关键设备环节进行同步优化。对于有条件的区域,应当率先进行改造,从而有重点的对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进行革新。对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进行整体性的研究的同时,也不应当将全部的重点放在所有的技术环节之上,而是应当抓住配电网络的核心环节。例如,线路末端用户以及配电台区等环节,应当在配电网络实际效果提升的基础之上,对于农村地区配电效率的提升进行治理。同时,对于农村地区配电网络的低电压低点率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全面改善供电质量,解决低电压、低点率的问题,降低农村地区电网的总体消耗。
四、配电网络节能技术的系统框架
从配电系统角度来看,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需要进行电力配送的总体管理。在效能系统的管理当中,应当全方位引入,分析管理、数据管理以及优化电能配送管理的管理理念。对于配电网络的设备型号进行诊断,线路传输能源以及电能质量进行总体分析。评估电能改造的效果,以及机器设备的运行质量和安全管理效果。对于配电网络的经济运行总体状况,和行业的先进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不但要配电网络进行整个环节的对比,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农村地区配电效率低的深层次问题。并且以这些问题为基础,提出系统性解决农村地区配电网络节能优化的总体方案。最终提升农村地区配电网络的节能效率,减少配电网络的总体消耗。持续发挥配电网络数据化实时监控的功能,对于节能环节出现异常的配电网络进行预警,并且尽快安排相关技术人员,排除故障以避免电能的总体流失。
五、农村地区配电网络节能商业模式
优化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节能商业模式,就必须合理运用节能补偿。对于电力网络的节能补偿应当合理,进行科学和层次的划分。有些终端用户消耗无功,应当在用户地方有区域进行补偿,则可以有效减少用电用户的损失,从而减少整个电网的耗损。电力企业作为独立法人主体,节能公司还可以按照节能合同的方式,对现有的产权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对电网进行直接投资,也可以对用户一方的节能改造进行定点投资。运用节能补贴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到电网节能改造的整体环节当中,统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束语
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节能应用模式,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具有后发性的特点。因此,只有用最先进的节能管理思维,对于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节能环节进行总体调控和改进,才可能在农村地区配电网络薄弱基础之上建设高效的配电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大数据分析在用电采集数据分析与智能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毕祥银,张辉.电子世界.2020(19)
[2]低压台区的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J].张树勋.科技经济导刊.2020(28)
[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研究[J].李保利.南方农机.2019(24)
[4]分相分段法在低压台区线损治理中的应用[J].李炳要,侯玉,陈昭旻.通信电源技术.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