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31期   作者:王平平
[导读] 智能配电网的运行与维护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文章通过网络技术
        王平平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华亭市供电公司
        摘要:智能配电网的运行与维护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文章通过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构建“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为智能配电网的集中运维建立了高效的专家系统。
        关键词:
        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
        以配电网为背景,建立起信息与电能的双向流通、高效分配的综合供应体现,形成基于信息流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来深度融合配电网交互信息与运维,其战略意义重大[1]。
1智能配电网发展的制约因素
        有了配电网,我国经济、社会才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多数地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配电网网络设施不完善,项目完成时间较长、投入成本较高等,造成有线配电网的网络建设与发展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无法实现全覆盖,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智能配电网的运行与维护必须有相关元素的支持,包括设备运维所需的零部件、专业维修工具、配电网领域的专业维修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等。从实际效果看来,配电网的日常运行与维护需要大量经费以及人员的支持,但是其实际运维效果并不理想。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配电网运维的维修效率:

该公式中的T1为配电网装备的有效工作时间,T2为配电网装置保养维护所需时间,可见,要尽可能缩短配电网装置保养维护所需时间,这样才能提高维修效率。
2互联网+智能配电网
“互联网+”指的是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而形成新生态。“互联网+”的应用将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相结合,将其应用于智能配电网中,则业务对地理位置的依赖程度将极大减少。产业融合可对能源进行便捷、高效的调配,可尽可能优化能源供需,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能源供需平衡,尽可能减少基础设施投入、调度成本以及传输损耗。配电网与互联网相结合,将有助于突破当前的平静。从应用上看来,终端用户体验将受到更多重视;从资源上看来,互联网可整合、贯通数据,进而充分发挥出大数据的价值,另一方面将基础设施与服务虚拟化,建立云架构以实现价值共享,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和谐的网络环境,装备的利用率也会得到提高。可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中,采用互联网终端、移动互联网终端来优化智能配电网的装备运维,其意义重大[2]。
3技术平台攻坚
        3.1“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的构成
        构建“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可突破智能配电网的发展瓶颈,提高电力网络的抵抗能力与预警能力,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还能准确、及时地收集配电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反馈与解决,这对实现削峰填谷、提高配电网的效率以及供电质量均意义重大。
        “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1)信息中心:通过采集设备采集配电网运维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信息,经网络传输到平台上,平台技术人员整理归档后储存在信息采集中心;
        (2)运维诊断中心:采用模拟或统计诊断技术、人工神经网络诊断算法以及故障定位技术等诊断故障;
        (3)运维专家中心:构建大范围的配电网运维专家交流平台,提供专家在线交流、视频会议等服务;
        (4)服务交换、互动平台,通过微信互动平台以及APP将维修服务以及故障诊断的寻求者以及提供者提供相关信息,同时向社会大众宣传基本配电知识。
        3.2关键技术
        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的关键技术包括汇集报警知识、远程浏览画面、统计分析、数据优化、知识库管理、预案管理以及故障查询等。
        3.2.1汇集报警信息
        报警信息汇集技术是针对运维技术支持系统以及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之间的报警信息传输基础,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是报警产生端,根据通用报警标准将报警信息传送给运维技术支持系统,后者根据标准对报警信息进行解读,进而准确、及时地掌握报警情况,采取处理措施。

技术支持系统的故障以及运行异常信息是报警信息的重点[3]。
        报警信息汇集功能包括报警点、级别、时间、设备名称、原因以及内容等。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将报警信息经网络协议传输至运维技术支持系统,捕获远方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报警信息并进行传递以及归类、分析。
        报警图形网关采用字符串数据块来实现与运维技术支持系统以及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报警信息传输。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将报警信息以及本地稳态监控处理结果转换为带有设备名以及站名的标准报警信息后,将信息传输到运维技术支持系统。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与报警采集程序为TCP连接,具有接收报警信息,解析报文并将其发送给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处理报警信息。
        3.2.2远程浏览画面
        通过远程代理与本地代替建立TCP连接进而实现运维技术支持系统实现远程浏览画面。具体流程见图1。经远程访问代理服务可进行安全认证,获取画面并刷新数据,运维基础支持系统可对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实时数据以及完整图形进行直接浏览,进而实现全景信息监视。远程访问代理的功能包括接入人机界面、注册域、域路由、安全认证、连接服务以及返回结果等。
        3.2.3优化数据及统计分析
        运维基础支持系统在线采集智能配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运行支撑环境、运行状态以及系统关键数据,对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中存在的异常及故障进行分析,通过电话、短信、语音以及人机交互等方式来对运维中心的值班人员进行通知,值班人员得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故障、异常,进而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可靠性。
        运维技术系统可随时接收来自调度中心技术支持系统信息包括:
        (1)阶段运行状况,包括数据库空间占用率、磁盘空间占用率、内存使用、工作站CPU负荷以及服务器等相关运行指标,发现超出阈值时发出报警信息以便及时处理;
        (2)数据库状态:监视数据库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时报警;
        (3)主要进程工况:监视系统重要进程、服务以及系统应用,发现异常时及时报警;
        (4)自动采集调度信息网相关网络设备以及调度数据网的数据,监视链路状态、端口状态、网络设备工况等,发现异常时报警。
        运维基础支持系统的综合查询管理界面可显示值班人、值班时间段、报警发生时间、内容、确认时间、是否处理故障以及处理记录等。可对不同区域、时间段以及不同类别的报警信息进行检索。
        3.2.4预案管理
        系统提供每个类型的报警对象或者每个报警对象相关联的处理预案,其中包括故障时的处理方法、处理经验等,进而为值班人员快速处理故障提供信息。系统具备预案管理工具,可实现上传预案、编辑预案以及与报警对象点的关联功能等。运维人员处理故障后可记录新预案,进而不断完善预案管理功能,为其他运维人员掌握处理办法提供便利。
        3.2.5知识库管理及故障查询
        知识库管理功能可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高度浓缩后保存管理,为相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其功能包括录入知识、审批以及检索等,通过知识库查询功能可模糊查询相关信息。知识库可分类存放,根据应用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设备、网络以及环境等进一步细化。知识库条目包括问题、编号、解决方法、提出人员、提出时间、生成时间等。
4结语
“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可从软件与硬件方面完善智能配电网,能为运维人员随时掌握配电网运行情况提供便利,可实施监测线路负荷并对故障位置进行定位,减少投入成本,提高智能配电网运维效率,可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晓路.配电自动化设计中的信息安全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34):86-87.
[2]徐明,杨瓅.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6):122-123.
[3]高原,张卫东,高盛,等.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5):259-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